外科护理中的预防接种策略:提升患者康复质量的新途径
摘要
关键词
预防;监督管理;预防接种
正文
外科护理具有全面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外科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增强医生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还能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疫苗接种背后的生理机制已得到充分证实。疫苗接种激活免疫系统并诱导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从而在体液反应的情况下产生抗体,或者在以后接触的情况下产生识别相同抗原的记忆细胞,定期重复注射可以提高接种的有效性。疫苗的批准遵守一套完善的国际规则和法规。在获得卫生局的批准之前,科学家们会对疫苗进行广泛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仅次于抗生素,疫苗是我们迄今为止对传染病的最佳防御措施。多年来,在监测副作用和开展与疫苗安全相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外,疫苗许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 10 年或更长时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要求疫苗在公众中使用之前,必须经过所需的人体临床试验阶段。随着市场产品的质量越来越谨慎和谨慎,这个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此外,疫苗根据制备方式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结合疫苗和类毒素。近年来我国外科护理中的预防接种策略以及提升患者康复质量的新途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及使用情况如何,现作如下综述。
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外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预防接种,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在未来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迅速并有效地防御。在外科护理中,预防接种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术前评估与准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如果其存在某些传染病或感染风险,预防接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接种相关疫苗,可以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的感染风险。疫苗接种是在外科护理中保护老年人健康和福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它不仅可以降低严重感染的风险,还可以降低与疫苗可预防疾病相关的死亡率。许多疫苗可预防的感染,例如肺炎、脑膜炎以及某些呼吸道和血液感染,通常与抗生素的使用有关。通过为老年人接种这些疾病的疫苗,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从而可能减少对抗生素的需求并减轻抗生素耐药细菌的选择压力。疫苗在老年人中的安全性已得到广泛研究,疫苗通常被认为对老年人是安全的。疫苗接种在保护老年人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侵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和相关疾病并发症的风险性。疫苗的功效很有可能会受年龄、潜在健康状况、免疫状况和特定疫苗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应考虑促进医疗保健领域的各种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整合,以保持国家免疫计划的成功。在科学界、国家卫生局和各种卫生运营商方面推动大规模的信息宣传活动,使疫苗接种被视为生活中的健康元素,使用高质量的疫苗接种建议形式,从而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及其护理人员的免疫接种率的提高。
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终生有发生压倒性脾切除术后感染 (OPSI) 的风险,这是一种与高死亡率相关的疾病。外科医生必须了解在脾切除术的情况下接种疫苗的基本原理,以便在围手术期提供适当的免疫接种。考虑了随机临床试验以及系统评价和观察性研究。无脾导致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受损,从而增加严重包膜细菌感染的风险。目前压倒性脾切除术后感染 的流行病学范围为 0.1% 至 8.5%,但由于患者基线状况和疫苗渗透率的持续变化,因此很难确定。尽管缺乏随机临床试验,但免疫接种似乎可有效降低压倒性脾切除术后感染发病率。不幸的是,疫苗接种覆盖率仍然不理想,据报道,不同机构和时间框架的疫苗接种率差异很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指南并不提倡任何负责疫苗处方或管理的特定医疗保健资格。鉴于缺乏高水平的基础科学或临床证据,最佳疫苗接种时间和加强剂量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确定。尽管几乎所有指南都表明在手术前后 14 天内不接种疫苗,但大多数数据表明,即使在围手术期即刻,免疫接种也可能有效,从而使外科医生处于疫苗递送的主要位置。此外,重新接种计划是持续辩论的目标,因为已经假设了疫苗驱动的低反应性。在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中,适当的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压倒性脾切除术后感染 。外科医生的主要责任是在计划和紧急脾切除术的情况下实现充分的初始免疫接种。
疫苗介导的保护作用的产生是一项复杂的挑战。有效的早期保护主要通过抗原特异性抗体的诱导来实现。这种抗体反应的质量已被确定为疗效的决定因素。疗效需要长期保护,即疫苗抗体的持久性和/或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能够在随后的微生物暴露时快速有效地重新激活。
新疫苗的指数级开发引发了许多关于它们对免疫系统影响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疫苗的免疫安全性以及触发过敏、自身免疫甚至过早死亡等疾病有关。人们一直在寻找和监测此类问题,一些疫苗甚至因为这些问题而被停止使用。多种决定因素调节健康个体的主要疫苗抗体反应。它们包括疫苗类型、活的与灭活的、蛋白质与多糖的结合以及佐剂的使用。它们还包括抗原的性质及其内在免疫原性、抗原的剂量、给药途径、疫苗接种时间表和给药年龄。此外,即使在健康个体中,基因在身体对疫苗接种的反应中也起着直接作用。对于上述决定因素中的每一种,可能涉及特定的机制,并进一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极端生活、急性或慢性疾病、免疫抑制和营养状况。生命早期免疫反应受以下因素限制:(1) 抗体对多糖和蛋白质的反应强度有限,(2) 抗体对蛋白质反应的短暂持续性,(3)母源抗体的影响,以及(4)CD8+ T 细胞和干扰素-γ反应有限。由于新生儿免疫不成熟和母体抗体的抑制作用,这些因素很难在人类婴儿中进行研究,母体抗体随胎龄增加,并在出生后几个月减弱。
另一方面,在老年人中,免疫系统发生特征性变化,称为免疫衰老,这导致传染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并导致接种疫苗后保护不足。疫苗会诱导先天性(非特异性)和适应性(特异性)免疫反应,这些反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下降,从而导致疫苗在老年人中的效力下降。在老年人中,先天免疫应答将导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其氧化爆发减少,以及 MHC II 类表达上调受损,以及其他参数。此外,持续的炎症过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并且可能会降低识别病原体。对于老年人,需要改进的特殊抗原递送系统来克服这些限制。此外,老年人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在功能上存在缺陷。胸腺随着衰老而退化导致成熟幼稚 T 细胞的内容和输出减少到外周,这阻碍了对新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诱导。在初级疫苗接种的情况下,这会导致反应率降低。B 细胞也会发生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从而加剧 B 细胞集落的功能。随着效应 B 细胞的积累,幼稚 B 细胞的数量减少,这导致抗体反应的多样性减少。简而言之,必须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疫苗,同时考虑到这些限制,以改善对老年人群的保护。
针对不同类型外科患者的预防接种需求,确实需要提出针对性的接种建议。以下是从患者类型、接种需求、接种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的分析:
一、患者类型与接种需求
儿童患者: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需要更加全面的预防接种保护。接种建议,应该严格按照儿童免疫规划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完成常规疫苗的接种,如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对于外科手术,如因外伤需进行手术,建议在术前评估患者的疫苗接种史,并根据需要补种相关疫苗。
对于老年患者的接种要求是与儿童患者不同的。是因为老年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衰退,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因此预防接种对于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接种建议,强烈推荐老年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对于即将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应评估老年患者的疫苗接种史以及目前老年患者的免疫状态,必要时在术前接种相关疫苗。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接种需求是,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常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疫苗接种的反应可能较弱,但预防接种对于减少感染风险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病情稳定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推荐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如流感疫苗、新冠病毒疫苗等。在接种前,一定要去专业医院咨询专业的专科医生,一定要让专业医生对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疫苗接种的情况进行利弊的评估。
对于其他特殊的患者,这其中包括孕妇、慢性病患者、血液病患者等,这些患者的预防接种需求各不相同。对于这类患者的接种建议给与以下建议,孕妇在孕期可接种流感疫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慢性病患者和血液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和疫苗接种指南,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接种。接种注意事项,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在接种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疫苗接种史,评估其免疫状态和接种疫苗的禁忌症。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疫苗: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接种需求,选择合适的疫苗类型和接种程序。对于即将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应在术前及早的对患者进行评估其疫苗接种史,并根据患者的需要对患者进行补种其余相关疫苗。同时,应避开患者疾病发作期或急性期进行接种。在接种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接种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总而言之,针对不同类型外科患者的预防接种需求,应提出针对该患者的接种建议,此种疫苗是符合该患者的接种要求的。在接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免疫状态、疾病类型和接种疫苗禁忌症等其他因素,确保特殊人群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策略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患者康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安全是护理的基本原则,也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的改进需要整个系统的努力,涉及与绩效改进、环境安全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广泛行动,包括感染控制、安全使用药物、设备安全、安全临床实践和安全护理环境。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在世界范围内至关重要;它会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并给医疗保健增加巨大且不必要的成本。全球患者对于护理安全的挑战仍然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是有可能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叶宁,李艳萍,郝韦 .综合医院传染病管理体系建立及预防效果评价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2):113-116.
[2]董春亮,李建花 . 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1):281.
[3] 林海,许晓明,柴莉 .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在学校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7):59-63.
[4] 刘梦冉,陈慕磊,崔少颖,等.2013—2020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基地继续教育项目执行实践分析 [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3,22(3):339-344.
[5] 朱丽娟,李书红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应用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分析 [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2(5):355-356.
[6] 皇甫慧慧,杜泽玉,胡志,等 .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J].医学与社会,2023,36(8):34-37.
[7] 刘敏仪 .针对性免疫接种管理在儿童传染病免疫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预防知晓度的影响 [J]. 当代医药论丛,2023,21(21):32-35.
[8] 章伟芳,傅嘉璐,彭嗣惠,等 .新型传染病流行期预防行为变化及“危险信念—参照规范”模式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2):54-61.
[9] 皇甫慧慧,施培武,沈群红,等 .黑龙江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评价研究 [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40(3):178-182.
[10]王丛丛 .传染病住院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感染预防管理研究 [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5):987-989.
[11]褚云英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35):177-180.
[12]沈红五,王安淇,范家欣,等 .基于 COM-B 模型的门诊就诊陪同人员呼吸道传染病个体预防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J]. 交通医学,2023,37(4):430-432.
[13]樊豫颖 .基于三级预防模型构建的高校传染病防治策略研究:以新冠疫情为例 [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6(2):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