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模式护理在心内科房颤射频消融相关进展

期刊: 健康与美容 DOI: PDF下载

方丽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

心房颤动,作为极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特点表现为心房搏动频率异常加快,通常在300至600次/分钟之间波动,且搏动节奏混乱,心房收缩功能显著下降。目前,我国心房颤动患者人数已超过千万,且该病症的危害具有潜伏性,早期干预的紧迫性。虽然药物治疗具有操作上的便捷性,但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且治疗效果有限。相较之下,射频消融术以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已成为心房颤动治疗的主流方法,包括环肺静脉电隔离、肺静脉前庭隔离和线性消融等多种技术手段。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消融工具不断优化,如心脏CT三维成像技术与三维标测系统的结合应用,提高手术成功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推动医疗行业向智能化医疗转型,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智慧医疗模式护理;心内科房颤射频消融;相关进展

正文


一、引言

智能化的医疗护理系统,借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外科医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手术精准度,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特别是AI消融指数突破性工具,综合考虑导管与心脏组织的接触压力、消融时的能量释放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等多个因素,将消融效果量化,实现消融过程的数据化和智能化管理。智能医疗护理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定制化治疗方案,大幅提高治疗成效[1]。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中,AI技术和磁导航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手术效果,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智慧医疗护理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和大数据分析,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远程医疗的广泛应用,打破地理界限,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技术数据的实时共享,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心内科房颤射频消融概述

1. 消融技术原理

射频消融术,作为治疗房颤的创新技术,通过心内导管末端的射频能量释放,旨在消除异常心房电信号[2-3]。该技术的原理在于,射频电流穿透心肌,转化为热能,传递至邻近组织。当局部温度升至大约50℃时,心肌细胞遭受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形成无传导能力的瘢痕组织,进而有效缓解房颤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一般仅需对肺静脉区域进行消融而对于持续性房颤,则在肺静脉消融的基础上,还需执行额外的三条线性消融路径,与形成的环状消融区域相结合。每完成一次消融,必须验证电信号传导是否被有效阻断。若阻断未成功,则需继续消融直至传导完全中断。术后,还需进行诱发测试,若出现房颤、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则继续消融,直至心律失常无法被诱发,手术才宣告结束。借助CARTO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射频消融术的操作精度得以提升。在手术中,患者在背部安装低磁场发生器,将带有被动传感器的射频导管插入体内。磁电定位系统与计算机系统协同工作,精确记录导管路径,并构建心脏的三维结构图。在计算机导航的精确引导下,医生能够在左右肺静脉开口处形成完整的生物电阻隔,彻底根除心房颤动,达到治疗目的[4]

2. 应用场景

射频消融治疗主要针对房颤患者,尤其是对药物治疗反应不足或疾病频繁复发的个体。该疗法适用于所有希望减轻房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病例,无论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房颤,只要满足手术指征,均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的候选者。

3. 优点和缺点

射频消融手术以其微创性而闻名,使得患者能够快速康复。得益于CARTO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等高端技术,手术的安全性大幅提高。对于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通常介于80%90%对于持续性和慢性房颤,成功率也能达到60%80%。相较于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引起的并发症较少,且多数较为轻微。尽管如此,手术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风险依旧存在。潜在风险包括血管穿刺并发症、导管操作相关风险以及消融过程中的问题[5]。手术中可能会对心房造成损伤,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心肌组织穿孔,引起心脏出血,严重时需开胸手术以止血。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复发,需要再次进行消融。心率恢复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肌功能减退,表现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需要植入起搏器来维持心率[6]

三、 智慧医疗模式护理在心内科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1. 智能监测设备的使用

在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全过程中,智能监测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覆盖了术前准备、手术执行以及术后恢复各个阶段。心电监护系统能够实时捕捉并深入分析患者的心电信号,为医疗团队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在手术进行时,智能化设备增强医生的监控能力,能够精准捕捉心脏功能的微小变动,保障手术的安全性。而在术后,患者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持续监测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一旦出现异常,便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获取专业援助[7]

2. 数据分析与预测

在智慧医疗体系内,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对于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较为重要。通过对患者的心电图数据、病史及日常行为模式等多源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挖掘,能够准确预测房颤复发的风险,为定制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术后数据分析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评价手术效果、预测康复进程具有重要作用,进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且高效的康复计划[8-9]。不仅提高医疗服务的精准性,而且提升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的体验和满意度。

3. 自动化操作系统

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中,引入自动化操控系统能显著提升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借助先进的AI技术,医生能综合考量消融过程中的压力、功率及时间等关键参数,实现消融损伤的量化评估,推动手术向数字化、大数据化方向发展。在AI的精准辅助下,医生对消融范围与深度的控制更为精细,有效防止对正常心脏组织的过度伤害,进而提高手术的成功概率。

4. 远程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支持在房颤射频消融领域的应用,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借助远程医疗平台,患者能随时与医生进行线上咨询、病情沟通,获取专业的医疗指导。医生则可通过该平台对患者实施远程跟踪与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状况。对于需再次接受消融治疗的患者,远程医疗支持还能提供手术远程指导,确保手术流程顺畅无阻。通过线上课程、远程专家讲座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基层医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房颤射频消融技术和知识,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10]。与专家的深入交流与互动,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房颤患者术后需进行长期的监测、评估与治疗。智慧医疗模式下的远程随访服务,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康复跟踪。医生可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与监测,全面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及生活质量。患者亦可通过该平台,向医生反馈自身病情及症状,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与治疗规划。

四、 智慧医疗模式护理对心内科房颤射频消融的影响

1. 治疗效果改善

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智慧医疗体系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该体系使得医生能够精确锁定病灶位置,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控患者的生理数据,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智慧医疗框架还允许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升治疗的精准性和成功率。

2.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尽管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疗效显著,但手术本身存在血管损伤、心脏穿孔和心包填塞等并发症风险。得益于智慧医疗模式的引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医生通过实时监控患者的生理参数和手术关键数据,能够迅速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智慧医疗还包括术后远程监测服务,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健康指导和治疗调整,降低并发症风险,保障患者全面康复。

3. 提高患者满意度

智慧医疗系统的融入,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就医体验。患者可通过远程医疗服务,便捷地进行在线医患交流、病情探讨,并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计划。智慧医疗系统集成在线挂号预约、费用结算等全方位服务,简化就医流程,降低时间成本。细致入微的服务措施,不仅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品质的认可,提高满意度。

4.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优化医疗流程管理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智慧医疗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合理降低医疗成本。智慧医疗的创新功能,如远程诊疗和远程教育培训,使得医生能够跨越地理限制提供医疗服务,节约成本。成本控制措施,提升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益,还为患者提供更加经济实惠的医疗服务选项,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医疗发展模式。

五、 挑战与展望

1. 技术挑战

在医疗数据分析和整合领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无疑展示巨大的潜力。然而,如何有效地将来自不同来源、格式繁杂的医疗数据进行整合,并精确提炼出有价值的情报,仍是当前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智能医疗设备的多样性和缺乏标准化问题突出,严重阻碍数据的流畅交换与共享,这无疑给医生的精确诊断和治疗带来难题。在智慧医疗体系中,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诊疗决策至关重要。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医疗数据,算法的设计与优化仍充满挑战。

2. 临床推广问题

尽管在心内科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中,智慧医疗已显示出其显著优势,但其临床应用的广泛推广仍面临诸多困难。医疗工作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疑虑。因此,加强医疗人员的专业培训,普及智慧医疗理念,提高智慧医疗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患者对智慧医疗的了解不足,可能对其疗效持保留态度。医疗机构需借助科普宣传、展示成功案例等方式,提升患者的信任感和认识。医疗政策和法规的滞后也是限制智慧医疗推广的重要因素,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快政策制定和完善,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六、结论

智慧医疗系统扩展远程医疗服务的范围,包括远程诊断、健康监控以及远程随访等多个方面。服务的实施,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效率。特别是对于房颤患者,远程医疗服务能够及时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和治疗计划,减少疾病进展的潜在风险。智慧医疗的应用,在成本管理方面也取得效果。通过优化医疗流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智慧医疗模式有效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花费,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利用远程医疗服务和信息共享平台,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得以延伸至偏远和基层医疗单位,提升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有效缩小城乡医疗服务的差异。在心内科房颤射频消融治疗领域,智慧医疗模式的护理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鸿淋. 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评价[J]. 智慧健康,2024,10(3):217-220.

[2] 魏小英,李嘉蔚,陈群连,. 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卧位排尿功能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24,31(5):183-187.

[3] 任松森,汪艳. 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评《心内科护理工作指南》[J]. 世界中医药,2023,18(3):后插3.

[4] 丁欣,许志英,王蓓,. 基于ABC整体路径管理的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互联网+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5):645-650.

[5] 吴鹏,葛莎莎,雷敏,. 延续性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29):98-101.

[6] 吕巧霞,赵瑞芳,唐淼燕. 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早期康复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研究[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22,22(6):98-102.

[7] 崔玲. 全面护理对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影响[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6):177-179.

[8] 王耀梓. 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采用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3,8(14):1-3,35.

[9] 赵彩艳,曾令霞,强华,. 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早期体位干预及下床活动的效果研究[J]. 全科护理,2024,22(5):929-932.

[10] 王彦哲,赵静,闫春林,. 白噪声联合握力球干预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24,39(15):23-26.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