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血小板采集异常因素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正文
血小板是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之一,需求量大。机采血小板由于采集时间长,献血者离体血量多,采集过程复杂等原因,对于献血者的身体素质、血管条件,及献血者休息和饮食方面的要求更高,在采集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采集异常的情况,这即浪费血液和耗材,也使献血者对捐献血小板产生质疑,不利于献血者的保留。减少机采血小板采集异常的发生,可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降低采集成本,还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对机采血小板采集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采集成功率,保障血液质量,满足临床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宁夏血液中心2020年1月~2023年12月体检初筛合格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9004人,献血者均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并确认符合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标准[1]。
1.2 方法
1.2.1检测仪器及试剂
Sysmex KX-21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Photometer 4040生化分析仪;北京瑞尔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试剂盒。
1.2.2采集方法
(1)设备及耗材:美国Trima Accel 全自动血液分离机),耗材型号80300;MCS+9000血细胞分离机,耗材型号996E2;血液保存液,ACD液。
(2)机采血小板产品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2]。
(3)采集异常的判定标准:①不良反应,《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WS/T551-2017)》[3];②乳糜血,目测采集血小板产品为中度、重度乳糜;③采集压力低,反复出现采集压力低报警,采集时间延长过多不能正常采集;④血管因素,针头由于穿刺原因未能完全刺入血管或献血者活动,在献血者采集过程中,使针头刺穿血管,导致皮下血肿;⑤血小板冲红,血小板产品中红细胞混入量≥8×109个/袋;⑥收集异常,机采过程中血小板收集异常,产品含量或容量异常,导致采集失败⑦峰值低/聚集,采集过程中仪器报峰值低,观察血液滤器壶中有血小板聚集现象;⑧仪器耗材异常:在采集过程中,血细胞分离机报设备故障或漏液等异常情况终止采集,导致采集失败。
1.2.3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6统计软件测试数据进行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机采血小板采集异常比例
宁夏血液中心2020年1月~2023年12月体检初筛合格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9004人,出现采集异常88例占比0.46%,其中血管因素22例占比0.12%;仪器耗材15例占比0.08%;采集压力低14例占比0.07%;冲红13例占比0.07%;乳糜血6例占比0.03%;不良反应6例占比0.03%;峰值低/聚集5例占比0.02%;收集异常4例占比0.02%;色泽异常2例占比0.01%。
机采献血者19004人中,性别组之间比较,女性因采集压力低、献血不良反应导致的采集异常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表1 机采血小板采集异常原因对比不同性别献血者[例(%)]
组别 | 人数 | 采集压力低 | 血管因素 | 冲红 | 乳糜 | 不良反应 | 收集异常 | 色泽异常 | 峰值低 聚集 | 仪器、耗材 | 献血者 | 合计 |
男性 | 15475 | 7(0.05) | 21(0.14) | 12(0.08) | 6(0.04) | 2(0.01) | 3(0.02) | 2(0.01) | 4(0.03) | 13(0.08) | 1(0.01) | 71(0.46) |
女性 | 3529 | 7(0.17) | 1(0.06) | 1(0.03) | 0(0.00) | 4(0.11) | 1(0.03) | 0(0.00) | 1(0.03) | 2(0.06) | 0(0.00) | 17(0.48) |
χ2 | 9.153 | 2.865 | 1.018 | 1.369 | 9.182 | 0.109 | 0.456 | 0.007 | 0.272 | 0.228 | 0.032 | |
P | <0.002 | 0.091 | 0.313 | 0.242 | <0.002 | 0.741 | 0.499 | 0.934 | 0.602 | 0.633 | 0.858 |
献血者19004人中,初次和复次献血者比较,初次明显偏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其中,初次献血者因采集压力低、献血不良反应导致的采集异常明显高于复次献血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机采血小板采集异常原因对比不同献血次数献血者[例(%)]
组别 | 人数 | 采集压力低 | 血管因素 | 冲红 | 乳糜 | 不良反应 | 收集异常 | 色泽异常 | 峰值低、聚集 | 仪器、耗材 | 献血者 | 合计 |
初次 | 2430 | 8(0.33) | 2(0.08) | 1(0.04) | 1(0.04) | 4(0.16) | 0(0.00) | 0(0.00) | 1(0.04) | 2(0.08) | 0(0.00) | 19(0.78) |
复次 | 16574 | 6(0.04) | 20(0.12) | 12(0.07) | 5(0.03) | 2(0.01) | 4(0.02) | 2(0.01) | 4(0.02) | 13(0.08) | 1(0.01) | 69(0.41) |
χ2 | 24.718 | 0.270 | 0.303 | 0.081 | 15.624 | 0.587 | 0.293 | 0.233 | 0.004 | 0.147 | 6.145 | |
P | <0.001 | 0.603 | 0.582 | 0.776 | <0.001 | 0.444 | 0.588 | 0.629 | 0.949 | 0.702 | <0.013 |
在19004位机采献血者中,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机采血小板采集异常原因对比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例(%)]
组别 | 人数 | 采集压力低 | 血管因素 | 冲红 | 乳糜 | 不良反应 | 收集异常 | 色泽异常 | 峰值低 聚集 | 仪器、耗材 | 献血者 | 合计 |
18-29岁 | 3839 | 2(0.05) | 5(0.13) | 1(0.03) | 0(0.00) | 2(0.05) | 1(0.03) | 0(0.00) | 2(0.05) | 0(0.00) | 0(0.00) | 13(0.34) |
30-39岁 | 5394 | 5(0.09) | 7(0.13) | 6(0.11) | 3(0.05) | 1(0.02) | 1(0.02) | 1(0.02) | 1(0.02) | 7(0.13) | 0(0.00) | 32(0.59) |
40-49岁 | 6006 | 4(0.07) | 5(0.08) | 3(0.05) | 3(0.05) | 0(0.00) | 2(0.03) | 1(0.02) | 2(0.03) | 6(0.10) | 0(0.00) | 26(0.43) |
50-60岁 | 3765 | 3(0.08) | 5(0.13) | 3(0.08) | 0(0.00) | 3(0.08) | 0(0.00) | 0(0.00) | 0(0.00) | 2(0.05) | 1(0.03) | 17(0.45) |
χ2 | 0.567 | 0.805 | 2.824 | 4.032 | 5.460 | 1.283 | 1.344 | 2.197 | 5.453 | 4.048 | 3.952 | |
P | 0.904 | 0.848 | 0.420 | 0.258 | 0.141 | 0.733 | 0.719 | 0.533 | 0.141 | 0.256 | 0.267 |
3 讨论
3.1机采血小板的作用及采集意义
机采血小板在治疗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中,因为其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地区同全国多数地区一样对血小板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增加[4]。为满足临床不断增加的需求,发展新的机采献血者和保留固定献血者,是机采班组日常的重要工作[5]。机采血小板因采集时间长,保存期短,场地限制等因素,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有捐献血小板意愿的献血者。如何提高献血者的舒适度,避免因采集异常,打击献血者捐献意愿,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以节约血液资源,提高采集成功率,避免采集物资浪费为主要目的,为临床提供符合标准的血液制品。
3.2采集异常原因分析
表1详细地展示了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以及这些因素在实际采集中的例数和所占的比例。其中,仪器和耗材因素、收集异常、峰值低/聚集是由于仪器设备原因或献血者自身血小板聚集、黏附以及释放功能增强造成的采集异常,在采集前不可预测,不做为重点讨论。
采集异常最多的是血管因素22例,原因①献血者血管条件欠佳,没能一次穿刺成功,或针头没能完全进入血管,回输时血肿;②献血者在机采过程中手臂活动,使针头脱出血管造成皮下血肿;③采集在回输时握拳造成回输压力高,针头进入血管处出现血肿。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采集压力低14例,11例出现在秋冬季节,显示温度对采集压力影响明显。(表1)显示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表2)显示初次献血者高于复次献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秋冬春季市外温度低,对于刚从寒冷的环境中进入到室内的献血者,体表温度较低,也会造成血管充盈度差。女性血管条件差及初次献血者精神紧张、血管因素有关。
第三位主要原因是冲红13例,2例为初次献血者,1例献血者红细胞压积52%,6例献血者平均红细胞体积或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接近或低于正常值,导致在淘洗以及冲浪阶段,把体积较小的红细胞混入血小板层,而机器无法识别,造成产品袋内混入红细胞。冲红还与精神紧张、熬夜、血流不畅有关[6]。
第四个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6例,(表1)女性高于男性,(表2)初次献血者高于复次献血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初次献血者情绪紧张、焦虑或恐惧、空腹、疲劳、睡眠不足、 疼痛或不适的刺激、采血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引发献血不良反应。
3.3干预措施
针对血管因素,导致采集时血肿或二针的,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开展穿刺技能讨论、实践,合理安排搭班职工,搞好传帮带;慎重选择穿刺血管;采集前,向献血者讲解血细胞分离机的工作原理,并取得献血者配合;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随时巡视,防止因献血者因素引起的皮下血肿。
采集压力低11例出现在秋冬季节,说明温度对采集压力低有明显的影响。首先保持室温在22-26℃,寒冷季节可进食温热的食物或饮品,使用暖宝宝等局部热敷使献血者身体完全暖和起来,不要急于上机穿刺采集。女性血管情况欠佳的和初次献血者,选择充盈度良好的血管进行穿刺。机采献血时间长,献血者不敢多饮水,也会造成血管充盈度差,鼓励献血者适当饮用温热的饮品。
献血不良反应,体检时需要详细询问献血前进食进水情况;熬夜和休息不好,可暂缓献血;着重女性和初次献血者,或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的献血者,现场讲解血细胞分离机的工作原理,消除献血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采集过程中,对于初次献血者或体重较轻的女性献血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总结机采血小板由于采集时间较长,在采集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情况,导致采集不成功。要求工作人员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发现问题随时应对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工作中面对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采集设备,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加强培训。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尽量避免采集异常情况的发生。节约血液资源,节约物质资源,提高采集成功率,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血液制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S].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S].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WS/T551-2017)[S].2017
[4] 张旸,侯玲,王林,等.国内部分血液中心单采成分血采集供应能力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20,33(11):1136-1140
[5] 陈阳,郭成城,邱艳,等.影响我国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和保留因素调研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21,34(4):245-250
[6] 王伟 薛丽 周群刚,等.采集参数修改对改善血小板冲红的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20(8):347-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