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心理疏导;早期康复训练;关节功能恢复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自筹课题
编号:Z-D2022171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症,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及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多采取药物治疗结合康复干预的综合模式。然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疏导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拟研究经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列,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每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依据 ACR1987 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及 ACR 合并EULAR2009 年新分类标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低活动度患者;②年龄在 30-80 岁;③具备基本的理解和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急性疾病,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脏器功能衰竭者;②肢体骨折,严重骨折疏松,安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③研究者判定不适合参加本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风湿免疫疾病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及抗组训练方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具体措施如下:
抗阻训练方案干预 多学科团队协作,整合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与心理咨询师资源,以康复治疗师为核心设计抗阻训练,护士负责执行指导,确保家庭训练质量。通过精准评估与个性化方案,融合抗阻训练,动态调整训练强度,安全高效地促进手关节功能康复。(1)五指拉力器训练:五指拉力器根据患者握力差异提供三档可调阻力,每档相差25%。在康复师指导下,患者穿戴拉力器进行手指匀速张合练习,每次100次,总时长约15分钟,旨在强化手指力量,维持关节功能位。(2)握力圈训练:采用定制硅胶圈,置于掌心,通过五指半握后缓慢紧握再放松的循环动作,重复100次,持续15分钟,每周2-3次。此训练旨在增强手指张力、握力及手臂肌力,提升手指关节灵活度。(3)手关节操训练:一套包含八式动作的综合性训练,每日清晨进行,总时长控制在15分钟内。通过双掌搓热、上下摆手法、左右摆手法、指关节屈曲与伸展、指运动、旋指运动及压掌运动等系统动作,全面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增强腕关节与指间关节的灵活性与活动范围,同时提升手掌与手指的协同工作能力。每项动作均鼓励患者根据个人耐受度达到最大摆幅,确保关节得到充分牵拉。
心理疏导: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鼓励疾病缓解期的患者进行抗阻训练,保持患者手关节功能,依从性好的患者,做好监督、回访、记录。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研究人员需调查影响训练的因素,经过调查得出“约35%患者因关节疼痛不锻炼,关节不痛时又不想锻炼;约 25%患者不知道怎样锻炼可以改善手关节;约 20%患者因要干农活要工作,没时间锻炼关节;约 12%患者觉得吃药就可以了不需要锻炼;约 8%患者有空玩手机也不记得要锻炼手关节”。前 3 项影响手功能锻炼主要因素做出了护理诊断:疼痛、知识缺乏、忙、是影响抗阻训练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上述问题,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研究人员制定了以下措施:①入组首月,研究团队组织医生与护士共同主持患者及家属座谈会,深度解析疾病机制、临床表现,并着重强调医嘱遵循与抗阻训练对手关节康复的关键作用,反复宣教至患者知晓为止。②训练期间,每月进行电话回访,护士通过细致沟通,持续监测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针对积极者予以正面激励,对消极情绪者则耐心开导,开导患者保持乐观心情,保持微笑,适当和朋友谈心。嘱患者多参加一些小群体的活动,不要把心事藏在心里。运用诸如:“你要相信自己,你可以战胜病魔”等鼓励患者,减少患者消极的心态,以持之以恒的心态与疾病作斗争。
健康宣教 每季度举办“病友会”与“知识小讲课”,结合微信推送与文化视频强化健康教育,营造关爱氛围。鼓励健康行为,组织集体活动激发竞争意识,促进患者间交流互动,提升训练积极性。搭建展现平台,强化社交支持,助患者重拾生活乐趣与希望。
1.3 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评估: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评估表:包含24各条目,其中19条为自我评定问题,5条为有睡眠同伴评定问题,但仅将19各自我评定问题进行积分,总分0-21分之间,得分越高保湿睡眠质量越差,0-5分代表睡眠质量很好,6-10代表睡眠质量还行,11-15分代表睡眠质量一般,而16-21分则意味着睡眠质量很差。
(2)生活自理能力(ADL): 生活自理能力(ADL)[7]共包含6个维度,具体包括进食(1个条目)、穿衣(1个条目)、如厕(1个条目)、洗澡(1个条目)、床椅转移(1个条目)和行走(1个条目),总计6个条目。量表采用三级评分法,从“可独立完成”到“需完全帮助”,每项分别赋值1、0.5和0分。量表总分范围为0-6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差。
(3)心情指数量表:包含 11 个条目,患者需评估近月内符合度(0=无,4=全部时间)。总分汇总后,依据分值界定情绪状态:1-8分示正常,9-12分为轻度,13-16分为中度,17分及以上为重度情绪问题。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用χ2和t来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分别用百分占比(%)和()表示,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睡眠质量评分
两组在干预前的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 例数 | 睡眠质量评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30 | 11.02±2.37 | 7.01±2.03 |
对照组 | 30 | 11.67±2.47 | 8.24±2.17 |
t | - | 0.536 | 2.267 |
P | - | 0.593 | 0.027 |
2.2 对比两组ADL评定
两组在干预前的ADL评定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ADL评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DAL评定比较(,分)
组别 | 例数 | DAL评定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30 | 84.13±7.31 | 95.49±4.52 |
对照组 | 30 | 84.22±7.21 | 90.10±6.35 |
t | - | 0.048 | 3.788 |
P | - | 0.962 | 0.001 |
2.3 对比两组心情指数
两组在干预前的心情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心情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心情指数评分比较(,分)
组别 | 例数 | 心情指数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30 | 11.66±2.55 | 5.01±1.51 |
对照组 | 30 | 11.82±2.61 | 7.54±2.06 |
t | - | 0.240 | 5.425 |
P | - | 0.811 | 0.001 |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特别是在早晨起床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被称为“晨僵”[3]。随着病情的进展,若不及时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中,常规护理和常规药物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两种方法各有其局限性[5]。常规护理虽能提供一定的支持性护理,但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作用有限。常规药物治疗则主要聚焦于控制炎症和减轻疼痛,但难以完全逆转关节的破坏过程[6]。此时,心理疏导和早期康复训练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心理疏导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侧重于通过心理支持和情绪管理策略,为患者构建一个积极正向的心理环境[7]。具体而言,心理疏导师运用专业技巧,如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训练等,帮助患者识别并应对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睡眠质量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升其对治疗方案的认知接受度与依从性[8]。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患者建立更加坚韧的心理防线,也为后续康复训练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与此同时,早期康复训练作为手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康复治疗师的精心规划下,一系列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得以实施。这些计划旨在通过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改善练习等手段,逐步增强患者的手部功能,促进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的恢复[9]。在训练过程中,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训练强度与频率,确保训练效果的最大化,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损伤风险[10]。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了抗阻训练及心理疏导。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疏导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心理疏导和早期康复训练在类风湿关节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综上所述,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心理疏导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未来,期待更多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一康复模式,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宁,楚留咪.心理疏导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02):235-236.
[2]陈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探究[J].心理月刊,2021,16(15):114-115.
[3]赵宪红,李丙田,路兆凤.针灸疗法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7):156-158.
[4]李春艮.手指操结合抗阻训练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03):99-102.
[5]朱梅红,王德贞,徐慧,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2):142-144.
[7]李双,许益家,庄琼燕,等.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2):142-145.
[8]王海霞,马益敏,肖玲,等.协同家属护理与健康宣教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1):189-192.
[9]徐昭慧.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5):147-150.
[10]陈霞飞,武丽丽,卢阿芬,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遵医嘱行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2):2906-2908+2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