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助推区域产业发展升级路径研究——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陈俊男 冯蕾 周全 余晶晶 陈宇坤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台州318000)

摘要

本论文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金桥汽车学院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在助推区域产业发展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路径,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去分析和阐述了混合管理体制下职业教育和企业如何打造共赢共建的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波特“钻石模型”;产业

正文


[基金项目: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校级课题(课题编号:2023YB41),项目名称:职业教育助推区域产业发展升级的路径研究—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台州是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产业基础雄厚,拥有众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和上市公司,产业规模庞大。当前,在经济下行及整车、零部件价格战等因素影响下,台州汽车产业积极转型,尤其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转型,且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良好,多家台州企业在该领域成绩斐然。2022 年 7 月 29 日,台州市印发《台州市未来汽车城发展规划》,旨在打造未来汽车产业创新先行区、国际新能源高端品牌集聚区。规划提出台州要打造千亿级产业规模。可见,台州正积极谋划布局。要抓住汽车产业新机遇、增创城市产业发展,需依靠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走职业教育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之路。近两年,台州深入落实相关意见,抢抓建设契机,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为引领,以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路径,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打造市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

笛威金桥汽车学院成立于 2017 年,是由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金桥集团有限公司、珠海欧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采用 “混合所有制” 联合办学模式创办的二级学院。该院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结构特点,紧密贴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了汽车检测与维修、制造与试验、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在 “混合制” 合作办学模式的基础下,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开展技能人才培养、深化社会服务,为台州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1 以“钻石波特模型”为视角看职业教育发展

迈克尔・波特提出,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方面分别是政府行为和机会、需求条件、生产要素、产业集群、企业战略和结构。职业院校要提升竞争力,需扩大在省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中小企业为实现发展目标,也需提升市场竞争力。基于此,将钻石模型运用到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建共赢机制构建中,可将两者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从宏观角度对该系统的内部构成与外部环境进行剖析,能更全面、立体地审视职业教育内涵并深入挖掘。增强企业竞争力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建共赢的重要导向因素。

2 助推区域产业发展升级新路径探索

2.1 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发展要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波特钻石模型强调企业的战略、组织管理及竞争程度对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中,这些要素反映在合作模式与发展战略的设计上。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笛威金桥汽车学院为例,其通过“混合制”合作办学模式,为职业教育助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学校投入办学设施、经费和师资力量,企业则提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资源,共同组建新型产业学院。在此基础上,双方建立了“资产独立、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不仅保障了学院的高效运作,还促进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运行管理和人员整合方面,校企协同深化合作。学院理事会与企业董事会联合管理,探索“司院一体、双会协同”的管理模式,提升了决策与执行的效率。教学团队则由校内教师、企业驻校教师及学徒制师傅共同组成,推行“同工同酬”的混合管理模式,既强化了教学质量,也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双方共建实训基地,涵盖整车、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多样化的合作形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创新人才和技术支持。

此外,校企还在财务核算方面建立了独立共享的产权机制,通过清晰的投入与收益分配体系,保障双方利益,促进合作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双赢合作,还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展现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范具体如图1所示。

 

1 校企“混”管制结构特点

2.2 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发展要素——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职业教育助力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直接影响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波特提出,生产要素包括研究机构、软硬件设施和高级专业人才等。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中,这些资源通过整合优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笛威金桥汽车学院在生产要素的应用与整合方面形成了一套典型实践。

2.2.1 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

笛威金桥汽车学院结合区域产业需求,设立了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等四个专业,与企业共建18个一体化实训室、一个占地9000平方米的校内企业教学工厂及一个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公共实训中心。这些设施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也对外提供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为区域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学院还注重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设立了“大学生汽车检测与维修”“车创智云”“天猫养车”等项目。这些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业机会,同时为企业提供维修服务和技术支持。这种模式强化了校企资源整合和双向赋能,推动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2.2 师资共享与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生产要素。学院通过“双向工程”“双引工程”和“双送工程”,实现了校企师资深度融合。教师团队由校内专职教师、企业驻校教师和现代学徒制师傅共同组成,构建了双向流动、经验共享的师资体系。这种合作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也满足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通过整合软硬件资源和教学团队,学院服务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培训和技术研发,持续推动职业教育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3 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发展要素——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直接体现在企业对人才、技术和科研的需求上。波特将需求条件划分为本地客户需求和预期需求。职业院校通过精准对接这些需求,实现校企共建共赢。

2.3.1 技术升级与科研合作

随着台州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升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和智能驾驶技术领域。企业每年科研投入约占营收的5%至10%,这对高水平科研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满足这一需求,学院通过增设科研课程、引进科研型教师,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每年承担5至10个小型项目或1至2个大型合作项目。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助力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也增强了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服务能力。

2.3.2 人才需求与市场匹配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台州汽车产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企业急需包括汽车工程师、设计师、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内的高技能人才。据统计,2024年台州市汽车产业相关职位招聘量预计达到12627个,占当地总招聘需求的7.132%(如图2所示)。其中技工类岗位需求占比39.8%,工厂生产类岗位占比50.5%(如图3所示),进一步表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强烈需求。

为精准匹配市场需求,学院新增新能源汽车技术与维修等专业,并采用订单式和学徒制培养模式,为企业定向培养高质量人才。根据2023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学徒制学生100%实现就业,普通毕业生就业率达95%,学生就业满意度达94.7%,企业满意度达93.5%

 

2 台州市汽车产业相关职位量历年招聘占比

 

3 台州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分布

2.4 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发展要素——产业集群

波特认为,优势产业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产业集群形成竞争力。对于职业院校而言,需要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以稳定的生源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强势崛起。为适应这一趋势,台州致力于打造规模超千亿的高端汽车产业集群。2022年,台州与吉利、沃尔沃等知名品牌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围绕新能源整车、电驱动总成和智能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领域,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2023年,台州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积极引入新能源整车项目及“三电”、芯片、智能网联、新能源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政府的超前规划和龙头企业的率先转型,为台州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方向迈进注入了充足动力,逐步形成未来汽车产业创新先行区、国际新能源高端品牌集聚区和全国汽配产业创新提升示范区三大极核平台。

2.5 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发展要素——机会与政府

波特指出,机会和政府政策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尽管机会难以掌控,但政府政策的支持对校企合作与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政府的政策扶持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共赢提供了坚实保障。

2.5.1 聚焦政府,构建融合生态

台州通过制定《台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政策,破解校企合作中的政策难点,并出台20余项激励政策强化保障。地方政府创新构建“党政、部门、共同体、学校”五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协同,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

2.5.2 聚焦企业,提升合作意愿

政府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出台《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施意见》,从设立方式、投入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目前,台州已开展32个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逐步形成“政府+民营企业”“二级学院+民营企业”“学校+民营企业”等多元化办学模式,为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树立了“台州样本”。

3 混合制模式的创新效应

3.1 混合制新体制

混合所有制办学新模式得以充分展现,学院需提升站位,构建平台,创新机制,推动工程。通过实施 “人才混育、师资混编、过程混管” 三大举措,将满足汽车产业育人需求及职业素养培育特色贯穿办学始终,为学生构建起一个从 “企业到校园” 的多维度育人团队,切实解决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操实践中所面临的真实难题,从专业认知的隐性根源出发,充分激发他们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积极正向感受。在教学中,将企业行业标准、企业教师经验以及学校教师知识等有机融合,使思政教学元素更为立体丰富,着力培养学生符合当代需求的汽车专业人才。

3.2 职业教育新高峰

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汽车学院积极推行校企双主体模式,通过工学交替、多途成长、多师共育、零距离对岗等方式,致力于培养高质量实用型汽车人才,提升就业质量。为区域企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人才,形成了 “以理论服务产业,从产业反哺教学” 的良好循环态势。同时,紧密扣合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引入企业行业资源,输出人才技能成果,全力打造汽车职业教育的新高峰。

4 结论

本文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笛威金桥汽车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助推区域产业发展升级的路径。通过波特钻石模型的视角可以总结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推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汽车产业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深入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升级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我们期待更多职业院校能够借鉴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笛威金桥汽车学院的成功经验,不断更新办学和服务模式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张黎燕,张红延.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助推产业升级路径探析—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某专业群建设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24,(05):27-28.

[2]潘朱涟漪.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促就业模式研究——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为例[J].经济师,2024,(05):154-156.

[3]陈莹,王奕俊,陆春华.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35):6-10.

[4]单明,葛杨,丁亚.发挥职业教育产学研功能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以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132-133.

[5]万伟平.职业教育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基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镇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6,(09):9-13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