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高职商贸类人才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王江容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033

摘要

在新商科背景下,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面临新的建设需求与挑战。本研究分析了新商科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优化建设的路径。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双导育人”与“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研究强调硬件设施与软件配置的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产教融合的深化,以提升实训基地的整体水平。未来需持续引入新兴技术、优化实训课程内容,进一步推动实训基地在培养高素质商科人才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新商科背景;高职商贸;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正文


课题或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会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类别:赣江文化数字教育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新商科背景下高职商贸类人才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课题批准号:ZX5-C-003

1 引言

新商科的发展为高职商贸实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快速增长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下,新商科强调学科交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传统商科相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因此,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需要突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实训项目和实践机会,以满足新商科人才培养需求。

传统实训形式常以模拟软件和经典案例教学为主,但这些方法因缺乏与行业最新发展的对接,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同时,随着新商科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变革,现有高职实训基地往往难以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此外,当前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尚有不足,企业作为新商科人才的最终使用者,其参与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构建更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应新商科发展的高职商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优化策略,旨在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基地建设,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商科人才。这不仅是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2 新商科与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理论阐释

2.1 新商科的内涵与特征

新商科的发展体现出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科技融合。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新商科推动了商业模式的转型。例如,某院校利用智能平台打造冷链物流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技术应用环境。

第二,跨学科协作。在新商科教学中,商科与理工科、人文社科知识的融合尤为重要,学生需要在掌握商业管理、市场营销的同时具备信息技术能力。

第三,实践导向。新商科注重真实项目教学与案例分析,通过校企合作、真实场景模拟,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2 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的重要性

2.2.1 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实操训练,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市场调研、客户管理和产品营销等技能。例如,一些院校通过校企共建电子商务实训平台,使学生参与网店运营与推广,从而提升其综合能力。

2.2.2 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影响

通过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模式,还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部分院校依托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建设了零售运营、财务管理等综合实训平台,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通过校企合作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与实践效果。

2.3 新商科背景下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已无法满足新商科发展的需求,建设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尤为必要。具体体现在:

一是应对跨学科培养需求。新商科强调跨领域知识与技能,实训基地需提供多样化平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二是顺应行业岗位变化。随着技术进步与商业模式更新,实训内容需及时调整,确保与行业发展同步;三是提升学生竞争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实训基地通过模拟真实商业环境,帮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3 新商科背景下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3.1 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是实训基地运行的基础,直接影响实训效果。首先,电脑设备是数据处理和商业分析的核心工具。高性能计算机能够支持学生在大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课程中的实践需求,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投影设备则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便利,将复杂的商业案例和理论知识以直观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其次,模拟实训设备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真实商业环境,学生可以在仿真场景中学习企业运营与管理。例如,商业模拟软件能够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如市场营销人员或企业管理者,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企业运作,从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2 软件配置优化

软件配置是实训基地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商业分析软件如SPSS在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消费者行为数据,为企业制定精准的市场策略提供支持。同时,办公软件(如ExcelPowerPoint)和数据库软件(如MySQL)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据管理与文档处理能力,使其具备应对复杂业务需求的专业素养。此外,学校还可引入智能化教学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化、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实训表现,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3.3 教学模式创新

在硬件与软件配置基础上,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需结合新商科理念进行创新。校企合作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模式之一。通过引企入校,建立双导师制,企业导师负责实践指导,学校导师侧重理论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工学交替模式有效融合了理论与实践。学生可在不同岗位进行轮岗实训,从基础岗位如门店导购到高级岗位如店长助理,逐步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种全流程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3.4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深化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可引入最新行业技术和设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实践环境。例如,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打造直播带货实训平台,让学生亲身参与电商运营,掌握新兴领域技能。与此同时,校企双方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将企业岗位技能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持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高职商贸教育将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4 新商科背景下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实践案例

4.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

在新商科背景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高职商贸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自2016年以来,商贸专业群依托多项校级与省级课题,围绕“产教融合、双轨运行”模式,开展了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基地以真实商业环境为依托,通过“双导育人”体系,即学校导师负责理论教学,企业导师负责实践指导,共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018年起,学院与多家企业共建“O2O电子商务零售实训基地”,涵盖产品选品、销售运营、客户服务等环节。学生在基地内完成从市场调研到运营推广的全过程,通过真实项目操作积累实战经验。2019年,该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了校内实训基地的标准化和高水平建设。双导师制模式下,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密切合作,结合最新商业案例与实际岗位需求,持续更新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2 校企合作模式深化

校企合作是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引企入校、共建平台,学校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实训教学与课程开发。例如,与某知名企业合作推出的岗位轮训模式,让学生从基础导购到高级运营逐级晋升,真实体验企业岗位晋升流程。此外,学校与电商企业共建直播实训平台,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选品策划、直播运营和数据分析,提升了数字营销与新媒体运营能力。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在不同岗位的轮训与实践操作,逐步掌握商品陈列、客户服务、数据分析等核心技能。这种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共同开发新课程并引入企业真实案例,确保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前沿。

4.3 实训基地建设成效与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建设,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实训基地通过真实商业环境模拟与项目实训,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校企共建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企业通过合作获得高素质人才储备,学校借助企业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形式。此外,双导师制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度指导,显著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

然而,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校企合作深度不足,企业参与度较低,导致实训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脱节。同时,由于行业发展迅速,部分实训内容未能及时更新,难以完全满足企业对新兴技术的需求。此外,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因此,未来需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提升企业参与深度,同时通过教师挂职与企业项目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4.4 深化校企合作与未来优化方向

为进一步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学校应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通过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入更多行业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另一方面,加强实训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对接,尤其是在大数据分析、智能商业等新兴领域,及时引入最新技术与实训项目。此外,应持续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通过企业挂职积累实践经验,并积极引进行业精英作为兼职导师,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5 提升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实践效果的方法

5.1 教学团队水平提升

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的实践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团队水平的高低。通过校企合作,学校积极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挂职锻炼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与行业最新动态。例如,一些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挂职期间直接参与企业的推广活动,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挂职结束后,教师将这些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实践能力。

此外,企业专家的引入为教学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专家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业务指导与最新行业动态,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前沿技能与岗位要求。同时,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协作授课,能够有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竞争力。

5.2 紧跟新商科技术发展

随着新商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需不断引入新兴技术,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近年来,直播电商、短视频营销等新兴领域发展迅猛,为商科实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实训基地通过建设直播实训平台和短视频制作工作室,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学习新媒体运营与数字营销,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技术的快速更新对实训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市场营销实训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传统营销策略,还需具备直播带货、数据分析等能力。因此,学校应不断优化实训课程内容,及时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确保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技能。此外,加强教师对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也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例如,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培训或行业研讨会,提升其对新商科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

6 结论

本研究围绕新商科背景下高职商贸类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优化,提出了硬件设施与软件配置升级、教学模式创新及校企合作深化等多项策略。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模式的实践探索,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水平。同时,双导师制与工学交替模式有效推动了教学模式改革,为培养适应新商科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学校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及时引入新兴技术、持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实训基地持续满足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燕冰.产教深度融合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机制优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5,(01):80-82.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1.028.

[2]杨洋.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5,(01):77-79.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1.027.

[3]吕名伟,武艳慧.产教融合背景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的探究与实践——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华数产业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5,(01):72-74.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1.025.

[4]陈雨芹.CDIO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J].教育观察,2024,13(29):5-7+20.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4.29.016.

[5]万丽丽.数字经济赋能新商科专业群建设的理论意蕴、现实理据与逻辑进路[J].现代商贸工业,2025,(01):40-42.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1.014.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