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肾盂肾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期刊: 健康与美容 DOI: PDF下载

傅芳 董小洁

固原市人民医院 宁夏 固原 756000

摘要

目的:探究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方式对于肾盂肾炎患者的自护能力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情况。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时期内我院接收的50例肾盂肾炎急性患者,依据数字随机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了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方式。对比护理后患者在各方面的临床康复表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了解程度,发现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疾病相关认识更加深刻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护理SAS和SDS得分的下降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结合运用对肾盂肾炎急性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着显著的辅助作用,助力患者的心理健康恢复效率提升,同时改善患者的疾病认识,进而达到增强患者自护能力的目的,增强护理质量,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

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肾盂肾炎;临床效果

正文


慢性肾盂肾炎这种泌尿系统中的疾病是由众多病原体引发,其典型的症状为肾盂和肾间质的感染,而其显著的特点是在肾脏内部生成瘢痕[1]。中老年女性更容易受到此病的影响,慢性复杂性肾盂肾炎有可能引发末期肾功能衰退[2]。临床上,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有尿频、尿急和尿道灼热刺痛,但一些病患可能没有明确的尿路刺激症状,而可能仅有乏力、腰胁酸痛、低热、恶心和食欲不振等表现形式[3]。当前,这种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仍然是依赖药物干预,然而,因为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心理负担,并会因此诱发心理健康问题[4]基于此,本文对相关病例进行了选取,旨在探究并分析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方式对于肾盂肾炎患者的自护能力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情况。现将研究内容汇编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筛选符合标准的20235月至20245月时期内我院接收50肾盂肾炎急性患者依据数字随机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了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方式其中,患者的总年龄分布为20-55岁,对照组男10例,女15例,计算所得平均年龄范围为(31.49±2.86)岁;观察组中男9例,女16例,计算所得平均年龄范围为(31.43±3.21)岁。经统计检验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等组间数据均衡可比较(P0.05),因此分组可以进行后续测试。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方式1个体化健康教育:①针对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在查看病历后,需与患者的亲属进行详细沟通,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患者的实际年龄、工作职责以及过去的疾病背景等有关资料。同时与病患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与自己疾病有关的护理知识有多深的了解。在这一系列操作中,医护人员采用心理关怀方式,并通过心理暗示以及分享成功经验来激励病患正视其身体问题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进而降低他们的精神压力② 深入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预测进展、治疗的全过程和预期的效果,还需不断观察病症的进展,记录每日的饮水和尿排量,并同时对体温与血压进行精确测量。在按照医生的建议给药之后,应当仔细观察或咨询家属来确保患者是否展现出了如恶心、呕吐这样的不适反应,根据其耐受性来调整治疗计划,且要利用尿液培养等方法来跟踪疾病的发展趋势③指导患者增加对淀粉类食物、山药和蜂蜜等糖分的摄入,以便给予身体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成分;根据肾脏的功能损害状况来确定蛋白质的摄入,对于存在高蛋白尿问题的个体,一天内推荐摄取7080克的蛋白质。对于身体存在水肿或高血压问题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并且需要每天不断地监测自身的体重水平。2)心理护理:①定时交流护理:当患者入院以后,主管护士将每天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当责任护士与患者交流时,他们需要适时地认识到病人展现的正向行为,这样能助其更好地行为发展。在这个步骤中,负责护士应当展现出真挚而明确的态度,避免采取过于泛泛之词或笼统的鼓舞方式,以防给那些有心理敏感性的病人留下应付之疑。与患者的交谈中涵盖了耐心地听取他们的主要诉求;详细阐述治疗药物所带来的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积极鼓励患者展现出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慢性病的发展,以此来协助他们建立和维持长期对抗疾病的信仰和信心;鼓励病患释放他们的不良情感;护理团队根据病人的文化水平为其病情提供解答,旨在缓解不健康的情绪并最大化地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出院建议,并强调他们应该定期检查以及定期进行药物治疗。②正念减压护理:指导患者学习正念减压方法,通过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并缓解呼吸频率,深化呼吸的感受。同时,让患者专注于呼吸时空气在鼻腔中的流动感、温度变化,以及胸部和腹部随着呼吸起伏的变化。当练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内心存在情感或思维,可以让这些感受自由流淌并持续三十分钟进行练习。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水平:针对患者的疾病相关了解情况,制定问卷并进行调查,通过疾病认识程度、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等角度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单项检验指标为20分制,患者得分越高代表相应的知识掌握程度越高。

2)比较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得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将采用SPSS26.0方法,同时通过(n%)及χ2检验来明确计数资料的计算结果。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情况等相关计量指标通过()表示,组间行t检验。若P0.05则数据间差异的意义存在,结果有价值。

2  结果

2.1  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的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两组患者经护理前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相近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有着更为显著的提升P0.05)。见表1

1  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的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分


组别

n

疾病认识

用药知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5

6.27±1.04

8.68±1.08

6.28±1.42

9.23±0.63



对照组

25

6.21±0.98

7.81±1.41

6.37±1.14

8.66±0.89



t

-

0.210

2.449

0.247

2.614



p

-

0.835

0.018

0.806

0.012


组别

n

饮食认识

运动认识

不良反应预防认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5

5.89±1.54

8.53±1.21

5.78±1.72

8.93±0.81

5.99±1.34

9.01±0.93

对照组

25

5.76±1.41

7.42±1.34

5.66±1.47

8.05±1.32

5.87±1.52

8.41±0.82

t

-

0.311

3.074

0.265

2.841

0.296

2.420

p

-

0.757

0.004

0.792

0.007

0.768

0.019

2.2  两组患者SASSDS水平对比

通过记录并计算发现,两组患者SASSDS情况在进行护理干预得分基本相似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得到了更大幅度的下降(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的SASSDS水平对比,分

组别

n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5

57.68±3.64

25.53±2.08

53.28±3.24

28.73±2.12

对照组

25

57.72±3.51

29.42±2.34

53.16±3.61

32.40±3.23

t

-

0.044

5.557

0.111

4.248

p

-

0.965

0.001

0.913

0.001

3  讨论

慢性肾盂肾炎属于泌尿系统的常见疾患,其初期的症状往往并不容易被识别,这可能会导致病程的延长或病情的进一步恶化[5]。虽然慢性肾盂肾炎没有被明确归类为一种心身健康相关疾病,然而,研究指出这类病患一般还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现象[6]。长时间维持的消极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会削弱患者的生理调整机制,进一步对其饮食习惯和睡眠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诱发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症状,例如颈背疼痛与头皮不适、头晕以及疲乏等[7]。这类的病症有可能对治疗成效造成干扰,进一步恶化病程,从而构成一个负面的循环现象。为了缓解在诊疗阶段产生的不适感受,护理人员应向病人提供深入的心理关怀和健康教育,这不仅在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和恢复过程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增进病人的生活品质[8-9]

经过对SASSDS的选项进行细致研究,我们观察到患者在入院之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身体反应,包括剧烈的疼痛、持续的乏力和频繁的尿意现象。这种情况或是因为疾病本身导致,也有可能通过心理障碍而进一步加剧。睡眠困难,如难以入眠或遭受梦魇般的困扰。饮食障碍。在心理层面上,相比于平常更容易感到紧张和焦虑,时常会感觉内心混乱或者恐慌[10]。正念减压疗法的主要目标是让个体能够有意识地专注于当下所展现出的感受,并因此达到深度的认知和感受,其中,这种疗法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对当下情境的持续专注;其次是对于所有当前的杂念不予关注。这种治疗方法旨在调控或减少促肾上腺激素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一步增强身体的抗应激机制并带来积极的治疗效果[11]。在正念呼吸的实践中,病患的焦点逐渐从自我关心的疾病转向潜意识的认知,这有助于间接地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并有效地缓解紧张心情。此外相较于传统护理手段,健康教育护理不仅更加关注每一个个体患者的细微之处,同时也更加重视心理层面的照护工作。在与患者进行日常沟通时,医护工作者有能力妥善缓解患者的负面感情,并促使他们更加直接地面对疾病问题,这对提高病患在临床治疗中的依从性至关重要[12]

在此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了解程度,发现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疾病相关认识更加深刻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护理SASSDS得分的下降情况更为显著(P0.05综上所述,将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在肾盂肾炎的急性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表现出显著的辅助效果。这种结合有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的回复效率,并增强他们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助力于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护理的整体质量,这一护理组合值得深入研究和实施

参考文献

[1]苏宵慧,林丽华,李丽容.心理指导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肾盂肾炎急性期的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06):538-540.

[2]梁艳,杨茜,李艺军.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肾盂肾炎急性期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139-141.

[3]马菊.临床路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肾盂肾炎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2):1992-1993.

[4]鲁欣,李育欣.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肾盂肾炎护理中的效果及预后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5):117-119.

[5]温美花,刘丽君,丘苑珍,.多维度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孕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6):87-89.

[6]盖群,董雅梦.心理护理在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估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4):43.

[7]冯珊珊,王平红,谢炫,.多学科团队在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中的护理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24):3765-3767.

[8]刘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肾盂肾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2):145+148.

[9]兰传英.应用护理程序护理肾盂肾炎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6):284+286.

[10]谈结仪.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肾盂肾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6):125.

[11]刘琳.护理临床路径在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268-269.

[12]李秀琴,张莉.舒适护理在急性肾盂肾炎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兵团医学,2018,(02):73-74.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