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期刊: 健康与美容 DOI: PDF下载

刘红 刘凯燕

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 宁夏 吴忠751999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和评估优质护理服务在针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胃出血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研究方法: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某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40例年龄超过60岁的胃出血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包含20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流程,而实验组的患者则接受了一套经过优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研究者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也显示出比对照组更低的趋势,这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结论: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60岁以上的胃出血患者,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胃出血;老年人

正文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3年的1月份到2024年的1月份期间,我们选取了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40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胃出血患者。这些患者都经过了胃镜检查和临床表现的综合评估,最终确诊为胃出血。随后,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0位患者。在对照组中,有12位男性患者和8位女性患者;他们的年龄范围在60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5岁,标准差为4.5岁。在这些患者中,有10例是因为胃溃疡引起的出血,6例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另外4例则是由于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的出血。而在实验组中,有13位男性患者和7位女性患者;他们的年龄范围在61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岁,标准差为4.8岁。在实验组中,有11例胃溃疡出血,5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出血原因等基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这两组患者在进行后续研究时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年龄必须达到或超过60岁;通过临床检查确诊为胃出血的患者;患者本人以及其家属必须对研究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并且愿意参与研究,同时需要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如果患者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则不能纳入本研究:合并有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以及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中途选择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其病情变化,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同时也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以及是否有呕血和黑便等出血症状出现。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患者必要的止血药物和抑酸药物治疗,以帮助控制病情。在饮食方面,当患者出现出血时,应严格禁食,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一旦出血停止,可以逐步开始给予患者流质食物,如稀饭、汤类,随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软饭、煮烂的蔬菜等。此外,基础生活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的洗漱、翻身等,以确保患者的基本舒适和卫生,同时预防因长期卧床而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1.3.2 实验组

为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心理护理方面: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面对胃出血时,常常会感到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为此,我们的护理人员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我们会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胃出血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向他们介绍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以此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出血护理方面:我们密切监控患者的出血状况,包括出血量、颜色和性质等关键指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大量出血或有休克的先兆症状,我们会立即通知医生并迅速配合进行抢救。在止血的过程中,我们会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给予止血药物,并仔细观察药物的疗效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饮食护理方面:我们会根据患者出血的具体情况以及恢复的不同阶段,制定出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在出血的急性期,我们会严格禁止患者进食。当出血停止后,我们会建议患者在24至48小时内先食用一些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食物,例如米汤、藕粉等。随后,我们会逐步引导患者过渡到半流质食物、软食,并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粗糙等可能刺激胃部的食物。

并发症预防护理方面: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来预防压疮,定时协助患者翻身,确保他们的皮肤保持清洁和干燥。为了预防肺部感染,我们会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并在必要时提供雾化吸入治疗。此外,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我们会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

出院指导方面:在患者出院时,我们会提供详尽的出院指导,内容涵盖饮食、休息、用药、复诊时间等重要信息。同时,我们会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就医。

1.4 观察指标

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我们详细记录了他们从进入医院接受治疗开始,直至出血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即止血时间。同时,我们也统计了患者在医院的总住院天数,以评估治疗对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

再出血发生率: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了严密的跟踪观察,以统计和分析他们再出血的发生率。这包括了对患者出血情况的详细记录和评估,以期了解不同治疗方法对减少再出血事件的有效性。

患者满意度:为了评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我们设计了一份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者完成治疗并准备出院时,我们通过这份问卷对他们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问卷将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通过计算非常满意和满意患者的比例,我们得出了满意度的百分比,即满意度 =(非常满意例数 + 满意例数)/ 总例数 ×100%。

心理状态评分: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这两种工具,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进行了心理状态的评估。通过这些量表的得分,我们可以量化地了解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SPSS 22.0这一先进的统计学软件来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工作。对于计量资料,我们采用了均数加减标准差(x±s)的方式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并且运用了t检验这一统计学方法来评估不同组别之间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至于计数资料,我们则以百分比(%)的形式来展示数据,并且通过卡方检验(χ²检验)来分析不同类别之间的频率分布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在所有的统计分析中,我们以P值小于0.05作为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在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组的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地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详细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在附表1中查看。

组别

例数

止血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20

48.5±10.5

10.5±2.5

实验组

20

30.0±8.0

7.0±1.5

 

2.2 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在本次临床试验中,我们观察到实验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方案在减少出血风险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表现更为优异。详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在本报告的表2中找到。

组别

例数

再出血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

对照组

20

20.0(4/20)

70.0(14/20)

实验组

20

5.0(1/20)

95.0(19/20)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值大于0.05。然而,在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值小于0.05。关于具体的评分数据,可以参考附表3中的详细信息。

组别

例数

时间

SAS 评分

SDS 评分

对照组

20

护理前

55.5±5.5

56.0±5.0



护理后

45.0±4.5

46.0±4.0

实验组

20

护理前

55.2±5.8

55.8±5.2



护理后

38.0±3.5

39.0±3.0

 

三、讨论

胃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尤其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普遍。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身体机能普遍下降,他们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这使得一旦发生胃出血,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且恢复过程较为缓慢,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胃出血患者来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常规护理主要侧重于病情的观察和基本的治疗配合,虽然这样的护理方式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护理需求,但在提供心理支持、实施个性化护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1]。而优质护理服务则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注重对患者身心全方位的护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护理服务。

在心理护理方面,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积极沟通,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对治疗的依从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相对较弱,不良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和止血效果[2]。优质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治疗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从而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在出血护理环节,优质护理强调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应对出血变化,有效减少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饮食护理的个性化方案,既能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摄入,又能避免因饮食不当导致的再次出血。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心理状态改善等方面均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这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在60岁以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显著效果。

然而,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等。这就需要医院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护理。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60岁以上的胃出血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它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模式和内容,以不断优化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郭红利.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智慧健康,2022,8(10):136-138.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2.10.042.

[2]林世欣.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312-313.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77.196.

[3]杨华.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84+86.DOI:10.16281/j.cnki.jocml.2019.11.054.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