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作用

期刊: 健康与美容 DOI: PDF下载

冯晓艳

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卫生院 甘肃 武威 733200

摘要

目的:分析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23年8月-2024年8月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其中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精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2.86%,低于参照组的20.00%,P<0.05。结论: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且能有效预防低血糖发生,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精准护理干预;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

正文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下降、多重慢性病并存及体力活动的减少等因素[1-2],其糖尿病管理难度较大。传统护理模式不仅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患者需求,还可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增加并发症发生率[3]。因此,探索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临床调查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的过程影响因素主要与其心理状态以及疾病的了解度和营养水平等有关,这些因素可共同作用,所以为了提高护理的效果,有必要对这些因素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来促进个性化的护理,满足其护理所需,控制影响疾病管理危险因素。临床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家庭背景和心理状态等展开个体化的医疗从而减轻个体化的差异,保持护理服务水平的一致补充患者的护理缺陷。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精准护理干预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238-20248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4-5]①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年龄65岁以上;③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②严重糖尿病并发症;③患有其他内分泌疾病;④严重精神疾病;⑤药物依从性差。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65-83岁,平均(72.35±4.21)岁;病程5-15年,平均(9.67±2.34)年;BMI20-30 kg/m²,平均(24.56±2.31kg/m²。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65-82岁,平均(71.89±4.12)岁;病程4-14年,平均(9.45±2.21)年;BMI21-29 kg/m²,平均(24.47±2.28kg/m²。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提供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理和并发症等;指导患者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定期服用降糖药物,并监测血糖变化,以调整药物剂量。

实验组精准护理干预:(1)精准的饮食: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BMI指数、血糖水平、活动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其中三大营养素的合理配比,即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45%-60%,脂肪占25%-35%,蛋白质占15%-20%,优先考虑低GI食品,如全谷物、豆类、蔬菜等。少量多餐,每次餐量适中,避免一天三大餐,减少夜间进食,晚餐尽量提前,并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给予循序渐进的饮食调整,减轻体重。警惕高糖饮料、甜食及加工食品,多吃富含Ω-3脂肪酸的食品,如鱼类、坚果等。定期跟踪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2)精准的运动: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自身条件量身制定运动计划,推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从短时间、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分成3次,每次10分钟。运动时避免空腹状态,建议在饭后1-2小时开始运动,运动前后均监测血糖,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如果发现血糖过低或过高,及时调整运动方案或补充必要的糖分或休息。此外,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常见健康问题如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运动前后需充分的热身、拉伸,预防运动损伤。(3)精准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如血糖控制机制、高血糖和低血糖处理方法,以及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等,介绍时采用通俗易懂语言,病结合实际病例和场景模拟,便于患者记忆。定期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如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胰岛素注射正确方法、以及饮食和运动的合理安排。教育过程中,采用图文并茂、视频讲解以及一对一模拟操作等方式,确保每位患者都能掌握。定期评估患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此外,利用信息平台(如微信群、App等)定期发布健康知识,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提升健康教育的便捷性、互动性。(4)精准的心理护理:针对老年患者心理敏感、情感需求高的特点,需要定期对话、观察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倾听患者的内心声音,了解患者的需求,鼓励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建立信任关系。开展情绪管理和压力缓解的心理辅导课程,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负性思维模式,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对于轻中度抑郁患者,可以引入动机访谈,激发患者积极性,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重度患者邀请专业心理治疗师参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组织同病种老年患者组成互助小组,分享治疗经验和情感支持,以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归属感。此外,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教育家属如何更好地关怀、支持患者,帮助患者获取更多的情感支持。(5)精准的用药指导:了解每位患者的用药历史和当前用药清单,与医生紧密合作,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注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部分降糖药会与其他药物产生副作用或影响其吸收,需谨慎搭配。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患者,可以采用“面向行动”的方法,将用药步骤分解并形象化展示,如使用表格、图示或多媒体资料,确保患者能够准确执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需详细教授注射技巧和部位轮换,以减少皮下脂肪增生的风险。通过药店访问记录和家庭随访,了解患者实际用药情况,必要时引入药盒提醒、电子服药提醒等工具,帮助患者按时服药。对于经常忘记或混淆用药的患者,定期电话或视频随访,加强监督。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如低血糖、过敏或其他不适的症状,立即指导患者采取应对措施并及时就医。(6)精准的并发症预防:定期进行全面的并发症筛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PG2hPG以及HbA1c水平

2生活质量评分[6-7]:采用糖尿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DSQL),该量表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治疗4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共计27条目,总分27-135分,分值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3记录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两组干预前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水平均降低,P0.05,实验组FPG2hPG以及HbA1c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X̄±S

组别

例数

FPGmmol/L

2hPGmmol/L

HbA1c%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参照组

35

11.18±2.31

8.39±1.53

18.87±2.12

10.21±2.02

10.48±2.01

8.10±1.81

实验组

35

11.20±2.41

6.45±1.12

19.01±2.22

8.15±2.32

10.45±2.06

6.22±1.23

t


0.035

6.052

0.269

3.961

0.061

5.082

P


0.485

0.001

0.394

0.001

0.475

0.001

2.2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改善,P0.05,实验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治疗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生理

心理

社会关系

治疗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参照组

35

24.88±3.59

21.85±2.56

20.69±2.53

17.70±1.58

7.65±1.31

6.31±1.12

6.06±1.34

5.01±2.16

实验组

35

25.06±3.34

19.01±2.26

20.72±2.31

15.01±1.21

7.59±1.43

4.48±1.01

6.08±1.51

3.56±1.01

t


0.217

4.920

0.051

7.996

0.183

7.178

0.058

3.597

P


0.414

0.001

0.479

0.001

0.427

0.001

0.476

0.001

2.3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2.86%,低于参照组的20.00%P0.05见表3

3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低血糖

发生率

参照组

35

7

20.00

实验组

35

1

2.86

χ2


5.080

P


0.024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成人最主要的糖尿病类型之一,发病速度缓慢,但是对身体功能的损害会持续,尤其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该病更为敏感,2型糖尿病的发生原因和机制比较复杂,肥胖、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女性妊娠均会引发糖尿病,其中年龄是重要的风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能力下降,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而在发病的过程中,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缺陷以及高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会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共同作用于糖尿病的恶化过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素抵抗逐渐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致使血糖调节失衡。同时老年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等多重慢性疾病,使得其治疗方案更为复杂。加之老年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对药物的反应和代谢速度也有所下降,增加护理干预的难度。此外,老年人因体力下降,导致运动量减少、饮食不规律,再加上孤独感、社会支持不足,进一步恶化糖尿病管理的效果[8]

老年人伴随不同程度的健忘以及思维混乱,理解和认知以及学习能力显著下降,对于2型糖尿病管理的过程的诸多注意事项容易混淆或者记错、忘记,影响最终的管理效果,导致血糖升高,并发症风险高,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在护理干预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饮食习惯、运动能力、心理状态以及社交环境,制定能够被长期坚持且切实可行的健康干预措施。精准护理干预的理念正是基于上述需求而兴起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评估每位患者的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饮食偏好、活动水平以及心理状态等,制定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9],不仅包含血糖监测、药物管理、饮食和运动指导,还强调教育、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的介入,旨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优化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概括总结,精准护理能够针对患者多层面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且准确、细致的护理指导,从而改善患者的多功能,包括认知、心理积极性和营养状况、自我护理能力等,最终实现准确的控制疾病、预防其恶化,同时提高护理效率。邓燕群,饶岚芬,王营[10]通过精准护理研究,发现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水平下降更为显著,生活质量提高,通过客观数据证实了精准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应对高效性特点,低患者的积极影响在于,从饮食、运动以及认知和疾病发展过程等各个细节进行了细致的护理,精准控制热量摄入以及运动消耗等,提高护理效果。

本研究中干预后,实验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2.86%,低于参照组的20.00%P0.05提示精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分析其对血糖控制的作用,结合患者体质量以及血糖水平等科学的调控每天总热量的摄入,为其制定合理且多样化的每餐方案,确保营养摄入全面均衡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同时提供科学的运动方案,提供多种有氧运动的选择,患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通过运动来加速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通过运动还能释放多巴胺等激素,提高身心的愉悦程度,对于代谢也十分有利,还能改善心情,今进而提高生活质量。精准护理还密切的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识别其变化而分析病情的发展和好转走向,从而调整饮食和运动以及用药方案,灵活、动态的应对疾病变化,也能确保血糖水平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心理评估和多样化支持策略的应用能调节负面的情绪,保持乐观、松弛的态度,是保持高质量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总之,精准护理能围绕细致、科学的饮食调控、运动计划、和定期的针对性健康宣教和疾病监测等多方面措施改善糖尿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不良疾病结局。

综上所述,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且能有效预防低血糖发生,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艳,詹莉君.精准协同式营养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4,31(16):159-163.

[2]赵贵娟,陈明诺,王彩英.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24,43(15):148-151.

[3]游聚敏,高亚珍,朱树国.精准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运动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04):134-137.

[4]王红,茹静,李海燕.精准护理联合标准化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21):140-143.

[5]张乃娟,李红,何凌珊.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02):126-129.

[6]张芹,王伟丽,宋雪楠,.基于精准护理理念的标准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27-30.

[7]李蕊娟,金子琛.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05):703-705.

[8]李柳,曾谷清.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联合精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2):1-4.

[9]黄薇,杨俊霞,杨召娣.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联合精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1):184-185.

[10]邓燕群,饶岚芬,王营.精准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4):169-172.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