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评估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
正文
小儿肺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据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小儿支原体肺炎患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约占儿童肺炎总患病率的 40%[1]。支原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随病程进展,逐渐损伤患儿的肺间质和支气管,影响患儿机体免疫力,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是目前发现直径最小的特殊微生物,支原体繁殖速度快、细胞粘附性强、感染后在人体内分布广[2-4]。小儿肺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症状不典型,耽误治疗严重的给患儿生命危险[5-6]。因此,需要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促进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治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共计人数90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人数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涉及:(1-11)岁,平均值:(6.00±2.20)岁,观察组人数45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区间涉及:(1-12)岁,平均值:(6.50±1.60)岁,组间基线资料P>0.05,符合开展必要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阿奇霉素(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51466)治疗,具体用法:1次/d,每次10mg/kg,静脉滴注,持续使用5d,停药3d,再继续使用3d。
观察组患儿采取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3152),小于3岁患儿每次3克,每日3次;3-7岁患者,每次3克,每日4次;大于7岁患儿每次6克,每日3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治疗效果数据。
1.4统计学分析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全部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2.1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在观察组中的得分较短,且差值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比较儿童症状消失时间评分分值[分,(`x±s)]
组别 | 例数 | 发热时间 | 喘息时间 | 咳痰时间 | 咳嗽时间 |
对照组 | 45 | 4.39±1.08 | 2.63±1.16 | 6.57±1.44 | 7.75±1.64 |
观察组 | 45 | 2.12±0.52 | 2.10±0.68 | 4.81±1.40 | 5.79±1.34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0.05 |
2.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观察组中的得分较低,且统计上存在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评分[分,(`x±s)]
组别 | 例数 | C反应蛋白(CRP) | 降钙素原(PCT) | 铁蛋白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45 | 31.18±6.58 | 9.89±2.66 | 2.88±0.54 | 1.53±0.27 | 472.36±49.14 | 348.58±31.54 |
观察组 | 45 | 32.63±7.22 | 5.93±1.66 | 2.95±0.49 | 0.68±0.14 | 478.68±52.95 | 226.98±25.36 |
P值 | - | - | ﹤0.05 | - | ﹤0.05 | - | ﹤0.05 |
2.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在观察组中的得分较低,且统计上存在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分[分,(`x±s)]
组别 | 例数 | 恶心(%) | 腹泻(%) | 食欲减退(%)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45 | 3(6.67) | 2(4.44) | 2(4.44) | 7(15.56) |
观察组 | 45 | 1(2.22) | 1(2.22) | 1(2.22) | 3(6.67) |
P值 | - | - | - | - | ﹤0.05 |
2.4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人数45例,显效人数17例,占37.78%,有效人数20例,占44.44%,无效人数8例,占17.78%,总有效率人数37例,占82.22%;观察组人数45例,显效人数28例,占62.22%,有效人数16例,占35.56%,无效人数1例,占2.22%,总有效率人数44例,占97.78%;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评分97.78%相比对照组82.22%有较高优势,且统计上存在差异(P<0.05)。
3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单一、具有高致病性的病原体,比病毒大,比细菌小,其大小介于二者之间,类似于黏病毒。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治疗中,阿奇霉素是一种常用药物,其属于十五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且具有分布广泛、吸收迅速、半衰期长的特点;此药物在肝内代谢中不会对肝脏带来损伤,且还能加速白细胞、巨噬细胞的调节及趋化,继而达到控制炎性,加速身体改善的效果[7]。但单一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因其药物浓度高而诱发胃肠道反应,因此,临床上提出采取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其中药成分包含很多,如麻黄可起到宣肺平喘、发汗散寒的功效;板蓝根可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且从现代药理研究角度而言,此药还可起到抗病毒,提升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苦杏仁的作用是止咳平喘;甘草的作用是祛痰止咳;金银花的作用是清热、解毒;黄芩的作用是清热燥湿。这些中药配在一起可达到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作用,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8]。将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可起到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的作用,最终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对照组发热(4.39±1.08)、喘息(2.63±1.16)、咳痰(6.57±1.44)、咳嗽(7.75±1.64),观察组发热(2.12±0.52)、喘息(2.10±0.68)、咳痰(4.81±1.40)、咳嗽(5.79±1.34),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在观察组中的得分较短,且差值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反应蛋白治疗前(31.18±6.58)、治疗后(9.89±2.66),降钙素原治疗前(2.88±0.54)、治疗后(1.53±0.27),铁蛋白治疗前(472.36±49.14)、治疗后(348.58±31.54),观察组C反应蛋白治疗前(32.63±7.22)、治疗后(5.93±1.66),降钙素原治疗前(2.95±0.49)、治疗后(0.68±0.14),铁蛋白治疗前(478.68±52.95)、治疗后(226.98±25.3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数较低,且统计上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恶心(6.67%)、腹泻(4.44%)、食欲减退(4.44%)、总发生率(15.56%),观察组恶心(2.22%)、腹泻(2.22%)、食欲减退(2.22%)、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统计上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评分97.78%相比对照组82.22%有较高优势,且统计上存在差异(P<0.05)。
本次临床应用中通过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方式的有效实施,针对患儿病症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治疗干预指导,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有效率,显示出良好医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度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陶敏,张伟,鲍汝英,吴李龙,徐国成.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 Meta 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02):109-116.
【2】赖颖瑜,傅鑫东,王超.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 4(26):138-140.
【3】李瑾.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和IgE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 师,2021,37(07):34-35.
【4】刘颖,张爱平.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对患儿CRP、PCT、IL-13、IL-17A 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24): 11-13.
【5】党利琴,范静.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效果及对免疫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1,45(07):1119-1120.
【6】龚育红,窦明航,高巍,张芳霞,王立琼.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2):15-18.
【7】栾馥,满丽娜,王坤,等.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1):133-135.
【8】王美燕,谷磊,陈孟利.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112-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