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型叙事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干预的效果

期刊: 健康与美容 DOI: PDF下载

王凤愉

定州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接受循证型叙事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共110例慢性胃炎进行分组对照试验(时段2023年4月~2024年4月),将其划分2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实施循证型叙事护理。根据情绪状态、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价2组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对比2组治疗总依从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对比2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C-C30)评分情况,观察组干预后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结论 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接受循证型叙事护理,能对负性情绪起到较好缓解作用,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关键词

慢性胃炎;胃溃疡;循证型叙事护理;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正文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高发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胃溃疡属于此类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其发病与胃黏膜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异常分泌等因素有紧密联系[1]。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通常病程进展速度较慢治愈难度较大,患者长期受到各种反酸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困扰,身心健康受到巨大损害,生活质量大幅下降[2]。并且要求患者长期服药缓解症状与控制病情,部分患者依从性较低,从而对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3]循证型叙事护理是基于循证证据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述说对疾病主观感受,与其达成共情,站在对方角度看待问题,提供相应心理护理措施,以改善身心状态[4]。为此,本文重点分析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接受循证型叙事护理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共110例慢性胃炎进行分组对照试验(时段20234~20244月),将其划分2组各55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32例、23例;年龄段4472岁,均值(58.36±6.48)岁;慢性胃炎患病时长8个月至6年,均值(3.18±0.38)年;胃炎类型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分别34例、21例;溃疡面积0.451.59cm,均值(0.98±0.24cm。观察组男性、女性各34例、21例;年龄段4375岁,均值(58.11±6.62)岁;慢性胃炎患病时长10个月至5年,均值(3.05±0.51)年;胃炎类型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分别36例、19例;溃疡面积0.421.63cm,均值(0.94±0.27cm。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慢性胃炎、胃溃疡经本院症状体征、胃镜检查等明确证实;(2)年龄十八岁以上;(3)沟通表达无异常,配合完成研究调查;(4)研究流程知晓,同意参加。

    排除标准:1)患有肿瘤肝肾器官损害、急性心脑血管事件;(2)视听能力异常;(3)合并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4精神障碍认知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口头形式讲解药物正确使用方法,指导如何调整日常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辛辣、生冷等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告知合理进行日常运动,养成健康生活行为。对患者出现的负性情绪采取适当安抚,调节患者心态。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型叙事护理:(1循证问题: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评估并掌握其情绪状态、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社会支持等。鼓励患者主动提出存在的疑问,将其整理分析,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出有关循证问题,如“为什么会出现负面情绪?”“如何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的措施”。(2)循证支持:护士借助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慢性胃炎、胃溃疡、循证护理、叙事护理、负性情绪、依从性、生活质量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收集文献资料,总结最佳证据,护士讨论后编制出循证型叙事护理方案。(3)具体实施:①引导叙事:护士与患者进行一对一聊天,引导患者进行叙事,分析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给予积极心理暗示和情感支持,传授深呼吸锻炼等方法,帮助患者合理宣泄情绪。(4)叙事内容评估:护士对患者叙事内容评估,寻找有价值的信息,明确其中潜在的积极因素。并与患者交流,对叙事内容深入剖析,确定面临的挫折事件和导致的负性心理、治疗依从性不佳等问题。(5)叙事改写:继续和患者保持密切沟通,整理日常问题,提炼正向、积极的内容,突出积极因素。指导患者编写叙事日记,借助迁移、见证等方法,促进患者对原本叙事重新树立起新的认知,形成积极态度。(6)深化干预:对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健康宣教,采取发放健康图册、播放科普视频、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讲解慢性胃炎、胃溃疡的形成机制、危害性、并发症、治疗手段等相关知识。出院后通过微信或视频通话等形式和患者保持联系,进行深入访谈,给予患者日常生活建议和指导。

1.3 观察指标

1)情绪状态: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变化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HAMAHAMD评分≥7分判定有焦虑、抑郁状态,得分升高表明焦虑、抑郁情绪随之严重。

2)治疗依从性:从饮食控制、遵医服药、合理运动、病情观察、按时复诊等方面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估,共10条问题,总分50分,治疗依从性越高其评分更高;并按照得分情况划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对应分值4050分、3039分、30分以下;将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相加得到总依从率。

3)生活质量: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C-C30)进行评估,基于认知、躯体、心理、角色、社会5个领域评分,各维度均采取百分制,生活质量越高其评分更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通过SPSS23.0软件完成处理,`c±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两组间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n(%)]表示计数数据两组间采取c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时表示P0.05

2. 结果

2.1比较2组情绪状态变化

对比2HAMAHAMD评分,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干预前2HAMAHAMD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比较2组情绪状态变化`c±s

组别

HAMA

HAMD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55

15.54±2.52

12.39±2.02

13.37±2.24

10.42±1.91

观察组(n=55

15.31±2.42

8.17±1.85

13.62±2.19

7.34±1.81

t

0.488

11.426

0.592

8.681

P

0.626

0.000

0.555

0.000

2.2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

对比2组治疗总依从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2

2 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n(%)]

组别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对照组(n=55

3054.55

1730.91

814.55

4785.45

观察组(n=55

3869.09

1527.27

23.64

5396.36

c2




3.960

P




0.047

2.3 比较2组生活质量变化

对比2QLC-C30评分情况,观察组干预后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干预前2组各维度得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比较2组生活质量变化`c±s

组别

心理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55

61.39±5.32

66.34±5.86

67.33±4.38

72.29±4.67

65.37±5.39

71.69±5.48

65.14±4.39

70.28±4.48

66.39±5.04

71.47±5.35

观察组(n=55

62.15±5.48

72.69±6.53

68.09±4.53

78.39±4.89

65.14±5.53

79.36±5.92

65.39±4.16

78.26±5.03

67.17±5.22

78.19±5.78

t

0.738

5.367

0.894

6.690

0.221

7.051

0.307

8.786

0.797

6.328

P

0.462

0.000

0.373

0.000

0.826

0.000

0.760

0.000

0.427

0.000

3. 讨论

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由于疾病影响,长期出现的生理不适感会加重身心负担,并引起各种负性情绪[5]。并且因为对疾病缺少足够、深入的认知,难以长期坚持健康行为,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6]。因此做好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常规护理更多以疾病为主,很少真正关注到患者心理、生理等层面需求,在很多方面都有局限性,所以整体效果有较大提升空间[7]

叙事护理通过引导患者进行叙事,护士分析其叙事内容的特性给予个体化干预,解决心理问题,促进身心状态的改善[8]。循证理念更注重根据相关临床研究的科学依据来制定护理方案,有效融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能够更好地凸显护理方案科学性、专业性[9]。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均下降,同时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较对照组提高。结果证明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接受循证型叙事护理能对负性情绪起到较好缓解作用,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分析原因是:通过实施循证型叙事护理,在护士专业引导下让主动讲述个人患病经历,护士深入分析其中关键性内容,为其提供个体化的建议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患者可感受到他人重视、关心,构建和谐护患关系,释放心理压力[10]。同时叙事期间可促进护士与患者形成共情,对其现状表示理解同情,积极了解患者需求,传授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引导患者合理宣泄情绪,激发潜在力量,疏导负面情绪[11]。另外循证型叙事护理根据患者的依从性问题开展强化健康宣教,运用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满足知识需求,患者可以了解到对疾病康复有益的知识和技能,增强疾病管理意识,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本文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干预后QLC-C30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升高,由此可见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接受循证型叙事护理可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分析原因是:通过实施循证型叙事护理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内心压力得到了释放,减轻身心负担,保持愉悦状态。并且随着治疗依从性提高,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病情有效缓解,生理不适感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循证型叙事护理可有效缓解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金霞,梁晓凤,黄展丽,. 循证型叙事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3,30(11):1601-1602.

[2]阿依努尔·玉苏甫. 循证型叙事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医学论坛,2024,6(16):159-161.

[3]胡威婷. 个性化叙事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胃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疾病控制能力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4,28(20):67-70.

[4]万春凤,刘兰芳. 个性化叙事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疾病控制能力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4,28(23):85-87,109.

[5]谢银芳. 个性化叙事护理模式对慢性胃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疾病控制能力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73-175,179.

[6]王娇. 循证型叙事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伴胃溃疡病人的影响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3,21(32):149-150.

[7]邱丽音.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影响观察研究[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4,11(1):206-208.

[8]李甫,李雅琳,张璐阳. 基于循证的慢性疾病轨迹护理模式对慢性胃炎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24,35(21):3157-3162.

[9]尚淑平,于辉,张爱云.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3):2475-2479.

[10]刘娜,齐丽娜,张小燕.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1):19.

[11]廖金凤,董淑彬,乐新春. 循证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4,22(12):127-129.

[12]曾建华,潘南海,刘美珍.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5):81-82.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