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仪结合自制消癥散结膏穴位导入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摘要
关键词
乳腺微波仪;消癥散结膏;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疗效
正文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课题合同书
编号:QZYY-2020-071
乳腺增生为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作为乳腺增生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病因在于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进而形成瘀滞成块[1]。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活血化瘀是治疗此类乳腺增生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微波治疗仪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治疗方法,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2]。乳腺微波治疗仪通过电磁波作用于乳房区域,使局部温度升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与此同时,自制消癥散结膏作为一种中药外治方法,也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该药膏通常由丹参、益母草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成分组成,能够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腺组织的水肿和炎症反应,达到减轻乳腺增生的症状的目的[4]。本研究中,即分析了乳腺微波仪结合自制消癥散结膏穴位导入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门诊2021年1月-2021年07月前来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气滞型的乳腺增生症患者,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共纳入80例患者。患者按照就诊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区间25~50岁,平均(37.38±4.57)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3.65±1.29)年。观察组年龄区间25~48岁,平均(37.46±4.66)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3.47±1.37)年。两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进行前向医院伦理委员会提交申请通过审批后进行研究,并且所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经诊断为肝郁气滞型的乳腺增生症患者;(2)年龄25到50岁之间、病程在6个月至5年之间的非绝经期女性;(3)同意接受本研究的治疗方案并签属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近1~2个月内运用过其它的治疗方法,可能影响本研究的疗效评定;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和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患者;合并其他乳房疾病,如乳腺炎症及肿瘤等;有严重的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近期内服用过性激素类药物或避孕药的患者;工作环境频繁变化,生活环境不稳定,可能导致失访的患者。
1.2 方法
纳入研究的2组患者均予情志护理,治疗组治疗1次/天,30min/次,经期停止治疗,连续治疗15天为1个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30次),对照组单纯口服消疠胶囊治疗30天;在口服消疠胶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制剂,主要成分:煅牡蛎、白芍、木香等;批准文号:黔药制字z20030036,规格:0.46g/粒)的同时,按比例将消癥散结膏中药粉混合煎熬成膏,将膏药附在无菌纱布上做成按包块或疼痛部位的大小范围敷于患者乳房后将乳腺微波治疗仪(北京中流科技公司生产,型号:MH-II型落地式、双路、双辐射头乳腺疾病治疗仪)连接电源、调节时间和治疗功率,电流大小以患者病变部位有温热、麻痛感觉为宜,将治疗探头放于药膏上给予循环作用于屋翳、乳根、期门穴位上以刺激调整内分泌,并且利用近红外线照射及透皮作用,使乳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组织神经兴奋,使药物均匀的经皮透入到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为避免微波烫伤不良事件的发生,研究前制定风险评估,并在治疗过程中专人照顾,微波功率从18W开始待患者耐受后根据患者实际对温度的耐受情况加减1-2W;治疗时间为30min/次,治疗完毕后用保鲜膜将药膏包裹于胸部,嘱包裹4小时后再将药膏弃去沐浴。连续30天)后复查乳腺B超,并以分段式电话回访(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了解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的观察、有无复发来确定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观察。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积分情况,评估患者疼痛、肿块、月经异常、情绪变化、胁肋胀满和总分的病情变化情况,分数越高患者该项病情表现越严重。
(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情况,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孕酮(P)、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催乳素(PRL)水平。
(3)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如乳房胀痛等全部消失,乳彩超检查提示肿块消失,且停药30天之后没有复发为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如乳房胀痛等全部消失,乳彩超检查结果提示肿块直径较治疗前缩小超过50%,乳房柔软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如乳房胀痛等明显好转,乳彩超检查结果提示肿块直径较治疗前缩小不足(包括)50%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没有好转,乳房彩超检查结提示肿块直径较治疗前没有缩小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进行数据的整合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情积分对比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病情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情积分对比()
观察指标 | 治疗组(n=40) | 对照组(n=40) | t | P | |
疼痛(分) | 治疗前 | 20.89±4.89 | 19.59±4.14 | 1.283 | 0.203 |
治疗后 | 8.58±3.01 | 11.01±3.42 | 3.373 | 0.001 | |
肿块(分) | 治疗前 | 15.29±1.98 | 16.19±2.67 | 1.712 | 0.091 |
治疗后 | 10.41±2.04 | 14.58±3.15 | 7.028 | 0.001 | |
月经异常(分) | 治疗前 | 2.12±1.10 | 2.19±0.78 | 0.328 | 0.744 |
治疗后 | 1.30±1.46 | 2.01±1.19 | 2.384 | 0.020 | |
情绪变化(分) | 治疗前 | 2.49±1.13 | 2.36±1.12 | 0.517 | 0.607 |
治疗后 | 1.28±1.76 | 2.09±1.17 | 2.424 | 0.018 | |
胁肋胀满(分) | 治疗前 | 1.76±0.73 | 1.73±1.34 | 0.124 | 0.901 |
治疗后 | 0.79±0.81 | 1.41±1.48 | 2.324 | 0.023 | |
总分(分) | 治疗前 | 15.85±4.74 | 15.92±5.44 | 0.061 | 0.951 |
治疗后 | 8.35±5.78 | 12.61±6.87 | 3.001 | 0.004 |
2.2 内分泌激素变化对比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内分泌激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分泌激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内分泌激素和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指标 | 治疗组(n=40) | 对照组(n=40) | t | P | |
P(ng·mL) | 治疗前 | 0.46±0.05 | 0.45±0.12 | 0.487 | 0.628 |
治疗后 | 0.89±0.36 | 0.63±0.22 | 3.898 | 0.001 | |
E2(pg·mL) | 治疗前 | 110.01±21.27 | 109.82±18.29 | 0.043 | 0.966 |
治疗后 | 53.04±12.91 | 85.51±18.13 | 9.227 | 0.001 | |
LH(mU·mL) | 治疗前 | 5.20±1.16 | 5.14±1.24 | 0.224 | 0.824 |
治疗后 | 16.10±3.07 | 10.36±2.14 | 9.701 | 0.001 | |
PRL(ng·mL) | 治疗前 | 39.74±9.13 | 38.82±9.70 | 0.437 | 0.664 |
治疗后 | 21.39±4.60 | 30.11±5.10 | 8.030 | 0.001 |
2.3 疗效对比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n=40) | 1(2.5%) | 3(7.5%) | 32(80%) | 4(10%) | 36(90%) |
治疗组(n=40) | 0(0%) | 1(2.5%) | 27(67.5%) | 12(30%) | 28(70%) |
χ2 | - | - | - | - | 5.000 |
P | - | - | - | - | 0.025 |
3 讨论
乳腺增生,作为近年来广大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许多女性带来了困扰。在中医理论中,乳腺增生多见于肝郁气滞型,尤其在青年女性中较为普遍[5]。其症状包括乳房胀痛、窜痛、刺痛,肿块呈单一片块,质软且触痛明显,与月经及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治疗此类乳腺增生,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效果,乳腺微波仪结合自制消癥散结膏的穴位导入治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乳腺微波仪通过电磁波作用于乳房区域,使局部温度升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仪器能够提高局部血管张力,增加血流量,进而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由乳腺疾病引起的不适感。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有助于减轻乳房胀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乳腺微波仪能够调节内分泌平衡,减缓腺体细胞增长速度,对乳腺增生病症有辅助治疗效果。适当的热量刺激可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于预防感染性疾病有益。同时结合散结膏能够具有更好疗效。消癥散结膏由丹参、益母草、天南星、土鳖虫、蜈蚣、马钱子、川乌、乳香、没药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补散寒、化瘀消癥的效果。通过穴位导入治疗,散结膏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7]。中医理论认为,乳腺增生等包块类疾病的形成与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不和有关。散寒能够消散气血凝滞,有助于消除乳腺增生。散结膏中的药物能够深入身体的细微之处,清理乳房内的淤血和结节,促进乳腺组织的恢复。将乳腺微波仪与自制消癥散结膏穴位导入治疗相结合,乳腺微波仪的热效应与散结膏的化瘀消癥作用相辅相成,能够迅速缓解乳房胀痛等症状,改善乳腺增生病情[8]。结合治疗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维持体内激素平衡,减少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刺激作用,抑制乳腺增生的发展[9]。同时,该治疗方法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合长期应用。虽然乳腺微波仪和散结膏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胃肠道刺激等,但总体来说,结合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10]。
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给许多女性带来了困扰,但乳腺微波仪结合自制消癥散结膏穴位导入治疗能够改善乳腺增生、调节内分泌激素,并降低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杨铭,张文军,于德伟,等. 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神经递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4,26(7):1811-1818.
[2] 马红玉,吕丽娟,张宇函. 温阳散结汤治疗阳虚痰湿型乳腺增生病的机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3):217.
[3] 杨政坤,郑娟霞,吴永睿,等. 全息经络铜砭刮痧结合五行音乐疗法在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24,38(2):366-368.
[4] 费瑛. 蒌贝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当代临床医刊,2023,36(6):104-106.
[5] 马腾,许斌. 许斌辨治肝郁气滞型乳癖经验总结[J]. 中国民间疗法,2023,31(6):35-37.
[6] 舒国发,祝东升,赵立娜,等. 乳痛愈药膜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1):132-136,141.
[7] 江程,凌霄,李春晓,等. 基于文献挖掘的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三病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312-323.
[8] 蔡铭瑶,莫小勤,王翼.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22(9):4-6,13.
[9] 张伟英,高远,林梦婷,等. 乳腺增生病机和辨证分型研究现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11):112-115.
[10] 辛悦,于博文,郭鱼波,等. 舒肝颗粒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J]. 北京中医药,2021,40(10):1077-1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