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诊断方法与护理措施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创伤骨科患者的不断增多,疾病的临床护理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疼痛会伴随创伤骨科患者整个过程,骨科患者病情危重,且病程时间较长,患者的预后较差。骨科手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骨科患者治疗时间较长,需要长期卧床,且患者往往因骨折出现功能障碍,术中患者的抗应激反应降低,极易出现病菌污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和并发症等情况。为了保证患者的预后,采用有效的诊断和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一、骨科诊断方法
骨折后患者的疼痛感较为明显,骨折后明确诊断,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预后影响重大。骨科的诊断包括创伤史(包括受伤的时间、地点、暴力性质、疼痛情况、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畸形、骨擦音、反常活动)。
以踝关节骨折为例,X线是诊断踝关节骨折的传统方法,可直接观察横断骨折、线状骨折、粉碎性骨折、凹陷骨折等是否出现位移或分离。临床上常通过X线检查确定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的具体位置、确定其骨折处位移的情况。但是,人体椎体的结构较为复杂,踝关节为立体结构,患者发生踝关节骨折后,其椎体常存在层叠的表现。X线密度分辨率较低,在诊断时容易受投照体位和环境因素等影响,普通 X 线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密度分辨率较低,在诊断时容易受投照体位和环境因素等影响,但对于分离不明显、骨碎片较小脊柱骨折,诊断准确率较低,容易出现漏诊、误诊。螺旋CT重建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线、骨缝,有利于粉碎性骨折判断、能够反映骨折位移情况、范围,从而判断骨折程度。螺旋CT重建可以更加立体的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清晰度较高的展示患者的骨折线位置和关节面塌陷程度。
二、骨科常见的护理措施
(一)健康教育
首先,采用一对一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个性与工作等内容,为降低患者的思想顾虑,争取家属的配合;指导进食高营养食物、蔬菜、水果等预防便秘的发生;了解术后各种支持性设备(夹板、石膏、牵引等)的使用的意义、作用、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并了解其作用;预防各种并发症等。
(二)疼痛护理
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和原因,综合患者的疼痛情况,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以减轻疼痛(但不能改变骨折固定后维持的功能位);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石膏、加班、牵引的位置;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工作,与患者多沟通,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催眠或暗示,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与不适;遵医嘱给与止痛药物。
(三)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保持床单的整洁、平整、干燥,移动患者是避免拖、拉、拽;督促或协助患者翻身、扣背,使局部受压皮肤减压;不能翻身者给与电动气垫床;保持受损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更换敷料,对已形成的压疮且面积较大、组织坏死较深时,应按外科换药原则换药和处理创面,应用减压贴;极度瘦弱者,骨突处垫软垫,应用减压贴;对于石膏或牵引患者,固定应松紧适宜,避免过紧引起压疮;高蛋白饮食, 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愈合。
(四)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石膏固定等原因导致患者肢体活动受限,功能受损。要指导患者在床上适度的功能锻炼,比如直腿抬高锻炼、踢腿运动等;指导患者家属给与患肢被动运动。
(五)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为骨科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保持骨科患者病房温湿度适中,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与消毒。引导骨科患者采用正确、舒适的卧姿,抬高骨科患者受伤的患肢促进血液的循环回流,降低肿胀感。
(六)心理护理
当患者得知自己病了,他们会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因为他们担心手术的影响和陌生的环境。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详细讲解患者对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介绍手术过程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增强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七)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充分掌握,并对其不良习惯予以纠正,告知患者加强营养的摄入,并多食新鲜的蔬菜和食品,这样一来可以对患者的排便功能进行促进。
结论:
总而言之,骨科手术种类繁多,对于临床护理要求较高,骨科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患者的精神健康。为了更好的提升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需要强化疾病的诊断与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娅莉.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运用疼痛护理管理对其快速康复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5):91-92.
[2] 汪晓俊,陈莹,张育奇, 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进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0):3388-3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