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肝癌;开腹手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正文
前言
肝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因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极易造成病程延长,在发现时已为癌症晚期。有研究数据表明,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临床在治疗肝癌时常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腹腔镜技术不断应用成熟,广泛应用于肝癌患者的治疗中,将其优点充分发挥,弥补了传统手术的缺点。本文将以60例患者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肝癌患者60例为对象,开始时间为2018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6(54.37±4.79)岁。研究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段为46-75(54.78±6.69)岁。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
使用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使患者保持截石体位,取腹部正中位置切开腹部,探查病变区,切除肿瘤组织,清扫淋巴组织,随后留置引流管,逐层将切口进行缝合。在手术结束以后,选择合理抗生素进行治疗。
1.2.2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全麻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碘伏消毒术区,铺无菌手术巾,保留导尿。于脐上位置做1.0cm切口置入戳卡作为观察孔,分别在左右平脐腹直肌外缘置入5mm戳孔,麦氏点及反麦氏点置于10mm戳卡,由观察孔置入腹腔镜摄像镜头探查,观察内部情况。有利肝脏,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胆道、血管,并解剖处理,将肿瘤切除,阻断肝门或结扎血管和胆管,对腹腔进行止血与冲洗,放置引流管。在手术结束以后,选择合理抗生素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抽取静脉血,测量患者的血清生物学指标,包括ESM-1水平(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剂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达方式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达方式为(%),组间比较差异可见P<0.05,则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ESM-1水平、MMP-13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x±s)
组别 | n | 术中出血量(ml) | 住院时间(d) | MMP-13水平(mg/L) | ESM-1水平(ng/ml) |
参照组 | 30 | 79.78±11.39 | 17.56±3.74 | 176.63±14.45 | 12.59±1.48 |
研究组 | 30 | 52.65±9.75 | 12.38±3.63 | 118.76±11.51 | 9.68±1.17 |
T值 | / | 5.9667 | 6.9789 | 6.5636 | 5.90056 |
P值 | /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3 讨论
肝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复杂的发病原因,且危险因素较多,有关研究数据指出,我国肝癌患者数量逐渐升高,其中中老年男性人群为高发人群[2]。肝癌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清除肿瘤病灶,进而达到治疗目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口小、操作简单等特点,术中术野清洗,有利于手术操作,同时腹腔镜下行根治术,使用超声刀游离与离断组织,更好的控制术中出血量。除此之外,在腹腔镜引导下,操作者可直视手术视野,可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与器官,同时还可将盆腔充分暴露出来,以便彻底清扫淋巴结。本文,通过选取肝癌患者30例应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可见该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治疗时间方面明显更优。肝癌根治术中对消化道的牵拉作用、麻醉药物以及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使胃动素与胃泌素分泌异常,从而对胃肠道功能产生影响,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技术,其局部的创伤较小,消化道所具有的的牵拉作用较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3]。另外,研究结果中可见,研究组术后ESM-1水平、MMP-13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查育锋,杨瑞.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7):41-42.
[2] 李传斌,胡力.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切除术对血清和肝癌组织中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6):825-828.
[3] 王良义,林尤冠.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VEGF、FGF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7,57(34):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