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医护理在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应用效果
正文
前言
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多发生于青壮年,其主要是由于腰椎的纤维环发生破裂,腰椎管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均遭到压迫或刺激而引发的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1]。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为此,本文通过我院于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进行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中心原则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参照组(n=30)。其中研究组年龄上限69岁,下限31岁,平均年龄在(48.59±8.26)岁;参照组年龄上限70岁,下限32岁,平均年龄在(49.38±8.11)岁,对比2组患者的上述各资料,P值>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进行痛感护理、情志及牵引护理。
研究组在其基础之上加行中医护理,主要的护理方式为:①穴位按摩:为患者进行身体穴位的按摩,以打通身体穴位,在缓解肌肉不适的同时扩充局部毛细血管,从而加速血液的流动及循环,以达到经脉活络及气血调理的效果。此外,通过在患者的秩边、环跳、委中、承山穴位处进行点按法按摩,同时每天每20分钟为患者进行腰椎痛感处及患肢的轻柔按压。②针灸治疗:每20-30分钟在患者的委中、阳陵泉、去室等穴位进行针灸护理。其中,对于肾亏的患者,需要每隔一天为患者进行悬钟、承山等穴位的针灸处理;对于重度的寒湿体质患者,需用艾条在患者的腰部痛感位置进行湿经散热护理[2]。③饮食护理:从中医学上来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以调养为主,饮食为辅。具有血淤症状的患者,需要多摄入水果蔬菜等易消化的营养物,同时禁食肥腻、甜腻食物,以加重痰湿情况,导致气血不通;寒湿类型的患者,需要多食用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严禁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以损坏脾胃功能;阳虚类型的患者,需多食用羊肉、鱼肉等滋补的食物;阴虚类型的患者,需要多食用甲鱼、枸杞等温补的食物;腰肾虚亏的患者,需要优先多摄入蟹类、贝类、肉类等能够补充肝肾营养的食物;肾亏类型的患者,需食用鸡汤等以补元气;气滞带血淤类型的患者,需多饮用红花水[3]。
1.3 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痛感情况。测评患者的治疗效果:若患者的腰椎痛感、下肢的麻木现象完全消除,且腰部能够正常活动,伸直腿可抬高至80°以上,则判定为痊愈;若患者的腰部及下肢能在正常活动范围内,且症状显著改善小时,但过度运动后依旧存在轻微麻木现象,伸直腿可太高60°以上,则判定为效果显著;若患者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但仍存在活动障碍,足背出现迟钝现象等,则判定效果一般;若以上的症状患者均没有任何改善,病情甚至加重,则判定为没效果。计算公式:总有效率=(痊愈+效果显著+效果一般)/总例数×100%。测评患者的痛感指数,若数值越低,则说明护理后痛感的改善效果越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18.0软件完成统计及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形式,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痛感情况,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形式表现,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则说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的对比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参照组更显著,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组别 | 痊愈 | 效果显著 | 效果一般 | 没效果 | 总有效率 |
参照组(n=30) | 5(16.67) | 12(40.00) | 5(16.67) | 8(26.67) | 22(73.33) |
研究组(n=30) | 17(56.67) | 9(30.00) | 2(6.67) | 2(6.67) | 28(93.33) |
X2 | 4.3200 | ||||
P | 0.0377 |
2.2 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痛感情况对比
通过对比可知,在护理之前,2组患者的痛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之后,研究组的痛感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痛感情况对比(均数±标准差)
组别 | 护理之前 | 护理之后 |
研究组(n=30) | 7.01±1.54 | 1.37±0.28 |
参照组(n=30) | 7.28±1.69 | 2.69±0.63 |
T | 0.6468 | 10.4870 |
P | 0.5203 | 0.0001 |
3 讨论
在中医学上,腰椎间盘突出又属于腰腿痛、腰痛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受到外伤、气血不通、气血亏虚等导致而成。其治疗方式,中医上多采用穴位按摩法、针灸护理、饮食调理等方式进行护理干预[4]。而身体穴位的有效按摩及针灸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气血的通畅,有效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及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压力及不适,从而达到气血调理、经脉活络。此外,在饮食调控上的护理,也能够使患者从内调理气血,促进病情的恢复及身体抵抗力。
经本次实验数据证实,护理后参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73.33%)明显低于研究组(93.33%),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200,P=0.0377);此外,在痛感指数的对比中,护理前,2组患者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从此现象可以看出,采用中医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痛感程度。
综上所述,在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有助于缓解并改善患者的痛感情况,并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樊晓珂,林丽丽,段晓青.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J].饮食保健,2019,6(52):193-194.
[2]许应娇.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2019,(32):166.
[3]邵冬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模式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9):75.
[4]张桂平,赵立军,陈立军, 等.中医特色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腿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0):8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