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手术病理对胃癌诊断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胃镜活检;外科手术;病理检查;胃癌诊断
正文
胃癌是指患者胃粘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早期恶心呕吐,腹部疼痛、体重减轻,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出现上腹疼痛加剧、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呕血、黑便情况。临床通常采用手术外科病理检查确诊疑似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手术外科病理检查创口较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严重。研究发现,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胃癌检出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分析了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诊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42例,女29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4.18±8.25)岁,分析其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剧烈26例、无原因消瘦20例、呕血14例、黑便11例。根据病理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1)患者均属于首次发现胃部不适,均无胃病病史。(2)患者自愿参与了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患者在术前进行胃镜活检病理,根据患者的胃镜情况取病理组织6块左右,若出现胃部溃疡情况,取溃疡边缘组织;若胃部糜烂情况,取糜烂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采用术中冰冻切片方式取患者病理组织。
1.2.2外科手术病理
1.3观察指标
收集分析两种病理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按照胃癌的病情状况分为Borrmann I型:恶性肿瘤呈息肉状、伞状或节点状生长,浸润不明显,肿瘤界限清晰;Borrmann Ⅱ型:恶性肿瘤局部溃疡,向周围浸润不明显,肿瘤界限较清晰;Borrmann Ⅲ型:恶性肿瘤浸润溃疡,溃疡向深层及周围浸润性生长,肿瘤界限不清晰,Borrmann Ⅳ型:恶性肿瘤弥漫浸润,恶性肿瘤向胃壁各层弥漫性浸润生长。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病理检查结果比较采用x2检验,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n=71),Borrmann I型15例、Borrmann Ⅱ型21例、Borrmann Ⅲ型8例、Borrmann Ⅳ型2例,共46例,胃癌检出率64.79%;观察组(n=71),Borrmann I型31例、Borrmann Ⅱ型9例、Borrmann Ⅲ型5例、Borrmann Ⅳ型1例,共46例,胃癌检出率64.79%;(Borrmann I型:x2=8.232,P=0.005;Borrmann Ⅱ型:x2=6.086,P=0.014;Borrmann Ⅲ型x2=0.762,P=0.383;Borrmann Ⅳ型:x2=0.341,P=0.560;检出率:x2=0.001,P=1.001),经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检查方法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Borrmann I型、Borrmann Ⅱ型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患者并未明显症状,导致患者出现病理症状时病情较严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外科手术病理检查是临床上准确的诊断患者病理情况的方法,能够便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预后[1]。与此同时,未患有胃癌患者采用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生理痛苦较严重,生活质量下降,因此,胃癌的临床诊断方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胃镜活检病理是通过胃镜检查,取相应病理组织进行检查,并且具有微创、操作方便的优势,检出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检查方法下胃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Borrmann I型、Borrmann Ⅱ型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说明采用胃镜活检病理能够有效诊出胃癌情况,但无法确定其胃癌病理类型。分析其检查差异显示,胃镜活检病理检查病理类型差异较大的原因为(1)早期恶性肿瘤的敏感性较差,导致检查准确性与手术病理差距较大。(2)胃镜活检病理组织取样不合理或不规范,病理检查操作差异影响检查准确性[2]。因此在胃镜活检病理中需要提高操作规范性,提高病理检查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疑似胃癌患者可采用胃镜活检病理诊出胃癌症状,并采用外科手术病理确诊胃癌病理类型,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病理确诊率,降低患者诊断生理痛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祖明立.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效果比较[J]. 河北医药, 2019, 41(04):79-81+85.
[2] 刘立波. 胃癌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 2018,31(11):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