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期刊: 亚洲泌尿外科杂志 DOI: PDF下载

王勇1 贺静2 陈柳 3

1.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638500

摘要

目的:观察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发病特点,总结临床诊断方法,提高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急诊内科接诊的300例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资料,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统计结果:300例急性腹痛患者中包括急性胃肠炎患者148例(49.3%),溃疡病患者55例(18.3%),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12%),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25例(8.3%),急性胰腺炎患者10例(3.3%),肠梗阻患者5例(1.7%),初步确诊279例(93.0%),误诊、漏诊21例(7.0%),后期经医学影像辅助检查,确诊为附件炎5例、急性阑尾炎3例,输尿管结石2例,心肌梗死2例,胃肠穿孔2例,尿毒症1例,溃疡病1例,其他疾病5例。(2)发病特点:1急性腹痛患者中,内科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庞大,超过了50%,主要包括急性肠胃炎、溃疡病等相关胃肠道疾病。2外科系统疾病发病率次之,主要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相关疾病类型。3急性胰腺炎、肠梗阻在急性腹痛患者中不常见。4急性腹痛患者易漏诊妇科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症状,主要以附件炎疾病为主。结论:对于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应充分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急性腹痛症状的特点,可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


关键词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发病特点,诊断方法

正文


急诊内科接诊的急性腹痛患者较多,很多患者都具有急性起病、病情进展快、病情严重的特点,因此在患者就诊以后应尽快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使患者的急性腹痛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但是急性腹痛所包含的科室体系较为复杂,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脏腑器官、全身性疾病等都会引起患者出现急性腹痛症状,因此在临床诊断时需要充分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急诊内科的急诊腹痛患者发病特点准确、快速地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1]。本研究将探索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断方法,从而为急诊内科的急性腹痛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提供理论指导,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1月至20196月我院急诊内科所接诊的急性腹痛患者300例临床资料,3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2例,女性患者138例,年龄最小为14岁,年龄最大为96岁,平均年龄为(58.3±10.8)岁。所有患者均因急性腹痛症状进入我院急诊内科接受诊断和治疗,最终300名患者经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均康复出院。

1.2诊断方法

1)首先询问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史情况,询问患者急性腹痛症状的发生时间,同时结合患者的腹痛程度及演变过程进行了解,为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2)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需求为患者进行辅助性检查,辅助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电图、X胸片及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病理学检查、螺旋CT、三大常规检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心梗三项,同时检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

3)若诊断患者并非常见的消化系统腹部疾病,请其他科室医生为患者会诊,结合会诊结果为患者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无法确诊的患者,结合其他科室会诊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为患者进行确诊。

4)经确诊的病例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患者取平卧体位,采用抗感染、解痉、止痛的药物为患者治疗,此外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状态,及时为患者补液。结合急性腹痛症状为患者采用头孢曲松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日观察患者的急性腹部疼痛改善情况,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患者急性腹痛症状康复和治愈后,给予出院[2]

2结果

2.1  资料统计结果

300例急性腹痛患者中包括急性胃肠炎患者148例,占比49.3%,溃疡病患者55例,占比18.3%,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占比12%,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25例,占比8.3%,急性胰腺炎患者10例,占比3.3%,肠梗阻患者5例,占比1.7%,初步确诊279例,占比93.0%,误诊、漏诊21例,占比7%,后期经医学影像辅助检查,确诊为附件炎5例、急性阑尾炎3例,输尿管结石2例,心肌梗死2例,胃肠穿孔2例,尿毒症1例,溃疡病1例,其他疾病5例。

2.2急性腹痛患者的发病特点

1)在临床急诊内科所接诊的急性腹痛患者中,内科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庞大,超过了50%,主要包括急性肠胃炎、溃疡病等相关胃肠道疾病。

2)外科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次之,主要以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相关疾病类型。

3)急性胰腺炎、肠梗阻在急性腹痛患者中不常见。

4)急性腹痛患者易漏诊妇科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症状,主要以附件炎疾病为主。

3讨论

结合本研究所整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统计结果,为我们临床进行急性腹痛患者诊断提供了指导方向,我们在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首先应以诊断胃肠道疾病和腹腔外科疾病为主,这两类疾病在急性腹痛患者中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确诊这两类疾病可以有效的降低误诊、漏诊率。其次,在诊断时应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充分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中常见的检查结果来确诊患者的病情,以辅助诊断结果。如果患者并非胃肠道疾病和腹腔外科疾病,继续诊断时应考虑妇产科、普通外科、泌尿科等相关疾病,最后考虑患者为罕见疾病。最后,结合急诊内科常见的急性腹痛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其平均年龄为58岁左右,中老年患者较多,中老年患者急性腹痛症状大多为内科系统疾病,应充分结合患者的情况及时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尽早确诊,从而使患者的腹痛症状得到缓解[3]。很多急性腹痛患者发病较急,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患者其新陈代谢缓慢,器官功能衰退,需要及时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急性腹痛患者中女性患者在进行诊断时应充分询问女性患者的月经史、性生活史,从而更准确的针对女性患者的急性腹痛症状进行确诊,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严柳媚. 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7):147-148.

[2]朱让宏. 基层医院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1930-1931.

[3]廖中华,方凯,肖小培. 急诊急性腹痛436例临床诊断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2):134-137.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