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全麻术;呼吸道;并发症
正文
全麻术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需要对患者予以全麻,而麻醉干预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在术后产生并发症,这就需要通过更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全麻术患者进行干预[1]。因此,本文将针对全麻术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展开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时间选择在2018年5月-2019年10月之间,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取的140例行全麻术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组患者的数量为:7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组别 | 性别 | 平均年龄(岁) | |
男性 | 女性 | ||
对照组(n=70) | 37 | 33 | 47.5±10.5 |
研究组(n=70) | 34 | 36 | 48.0±11.5 |
采集两组行全麻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对比分析。能够发现两组行全麻术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传统护理干预。
研究组则采用有针对性的强化护理干预:首先,在患者送入麻醉复苏室后通过心电监控设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2]。为患者予以有效的吸氧护理,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达到95%之上。其次,如果患者较为肥胖或者患者脖子相对短则需要为患者进行舌后坠的预防。再次,如果患者出现呕吐以及误吸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偏向,并及时处理呕吐物。最后,对患者呼吸道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及时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检查,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预防措施[3]。
1.3观察指标
采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数据。呼吸道并发症包括:舌后坠、喉部水肿、呼吸忘却、喉痉挛、呕吐误吸反流等。
1.4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两组患者护理工作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利用率(%)表示护理满意度以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的计数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
在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71%(67例),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7.14%(6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分析
在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方面,研究组患者也相对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分析
组别 | n | 舌后坠 | 喉部水肿 | 呼吸忘却 | 喉痉挛 | 呕吐误吸反流 | 总发生几率 |
研究组 | 70 | 0 | 0 | 0 | 1 | 1 | 2(2.86%) |
对照组 | 70 | 1 | 3 | 2 | 2 | 3 | 11(15.71%) |
p | <0.05 |
3讨论
全麻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手术方式之一[4]。但是在术后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恢复,而这期间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并发症,而通过针对并发症的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5]。在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71%(67例),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7.14%(6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方面,研究组患者也相对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全麻术后,为患者予以强化护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出现几率,进一步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政国,阮瑜.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8,37(33):118-120.1674-0742.2018.33.118.
[2]刘剑萍.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5):205,112.2018.15.187.
[3]刘梅.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8,8(10):280-281.2095-1752.2018.10.239.
[4]陆庆红.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6):183-184.2096-3807.2018.06.109.
[5]陆庆红.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000(006):P.183-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