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期刊: 中国牙科研究杂志 DOI: PDF下载

刘金玉,郭秦琴,通讯作者:田萍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8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参照组,对其实施常规院内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对其实施延续性护理,每组各42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得分以及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分以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的负性情绪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慢性心衰稳定期

正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2016D01C230

项目名称:PCI患者术后个体化运动康复的效果研究


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且难以治愈,就目前临床上的医疗手段来讲,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由于慢性心衰稳定期的患者不需要长期的住院治疗,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院外护理,以保证患者在院外能够提高护理的依从性,提高自我的护理能力,从而保证院外的自身健康水平,为此,本文以研究的方式,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为201812-201912月间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院内护理,其中男性患者有23名,女性患者有19名,年龄最小者45岁,年龄最大者77岁,平均年龄为(53.21±3.12)岁;实验组42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其中男性患者有21名,女性患者有21名,年龄最小者44岁,年龄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为(54.34±2.4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院内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且指导患者用药,每日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且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此外,在患者出院后叮嘱患者复查的时间,使患者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前来复查。

实验组:延续性护理:除了常规的院内护理外,当患者出院后,即对患者实施院外的延续性护理,首先对患者的个人资料进行登记,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家庭住址以及联系方式,并且建立微信好友等,其次,通过短信或者是微信平台向患者定期发放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并且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及随时的微信询问,以了解患者的护理情况以及病情改善情况,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每半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家庭随访[2],根据患者实际的生活情况对患者存在的错误护理行为进行纠正,并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最后帮助患者建立饮食方案,使患者能够有效的补充身体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并且做好禁烟酒的处理以及进行适当的锻炼,以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促进血液的流通,促进病情的改善。此外,如果患者出现了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则需要耐心的进行开导,理解患者的想法,并且耐心的进行引导,使患者能够坚持治疗,以良好的态度面对生活。

1.3判定标准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得分以及生活质量得分。

负性情绪包括:焦虑以及抑郁。分别采取SASSDS量表进行评估,共计分值100分,得分越低越好。

生活质量采取SF-36量表进行评估,从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满分共计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得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一。

表一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得分  x(一)±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42

70.88±4.64

30.44±6.52

参照组

42

70.73±4.36

49.83±5.12

T


0.153

15.158

P


0.879

0.000

2.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得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二。

表二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得分  x(一)±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42

50.55±3.72

90.96±4.53

参照组

42

50.21±3.83

81.12±2.11

T


0.413

12.761

P


0.681

0.000

3讨论

心衰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且属于不可逆的疾病,虽然治愈几率非常的低,但是只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则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由于患病群体大部分为老年人,且老年人院外的依从性不高,很难保证治疗的效果,所以对患者实施院外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延续性护理是临床上主要的院外护理模式,其可以通过随访、微信发放健康知识等手段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3],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护理情况以及病情改善情况,并进行监督,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在院外也能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控制病情的发展。

综上所述,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后,其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相比常规的院内护理有了更明显的改善,效果显著,具备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白二丽,王姗姗,王红云.慢性心衰患者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8).

[2]朱锋,朱丽萍,卢回芬.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 25(5):813-816.

[3]吴方明,陈美惠,徐盎然.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ⅠNT-proBNP检测的意义[J].吉林医学,2017(8).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