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预防保健措施;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生活质量管理
正文
在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较大改变,因暴饮暴食、饮食不当、缺乏锻炼、压力劳累等导致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老年高血压对象因为年龄较大,其中部分对象文化水平有限,保健知识匮乏,进而让自身的不良反应有所增加,疾病的结果不是很理想。老年高血压是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患者若没有遵循医嘱及时服用药物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1 ]。社区管理可以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应对疾病,患者经过及时的干预后血压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一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深入,依从率不高。通过预防保健管理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疾病的特点,发病因以及控制要点,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增加,临床的治疗结果也较好。现针对收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临床管理研究,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12月-2023年5月收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年龄为63岁-78岁,平均年龄为(70.37±1.21)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观察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管理,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原因和临床治疗要点,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和习惯,同时定期测量血压,遵循医嘱服用药物,预防血压波动。
观察组接受预防保健管理,主要的内容如下:(1)建立个体化的病例档案,做好跟踪管理,社区医师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患者积极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以及不良作息。结合既往的管理经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管理计划。(2)做好药物管理,医师要嘱咐患者谨慎用药,避免擅自停用药物或者是更改药物剂量。一些患者病症严重,需要定期定量服用药物,一定要提醒患者及时用药,且要定量用药,也要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接受复查了解当前身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做好行为矫正,患者临床的一些不良作息如饮食不当、睡眠不足等会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对此医师需要为患者耐心讲解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应对措施。排除用药干预,患者日常生活作息对其健康的影响。嘱咐患者多吃一些清淡、健康、营养的食物,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油盐、高油脂的食物摄入。此外接受相关的体育锻炼指导,可以选择慢走、太极等,进而促进其新陈代谢,有助于控制血压。(4)做好健康指导,医师可以加强随访,结合患者的自理能力,家属的配合程度调整随访频率,结合患者的个体需求可予以微信、电话、上门随访。此外可以利用社区的环境定期开展专家座谈会,病友交流会,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获得应对疾病的有效经验。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对比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自我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ESCA)指标、生活质量(SF-36)指标改善情况[ 2-5]。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为[ 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s),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基本信息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基本信息对比[n(%)]
指标 | 对照组 | 观察组 | X2 | p | |
年龄 | ≥70岁 | 15(35.71) | 18(42.86) | 0.4492 | 0.5027 |
<70岁 | 27(64.29) | 24(57.14) | 0.4492 | 0.5027 | |
病程 | 3年以内 | 10(23.81) | 12(28.57) | 0.2463 | 0.6197 |
3-8年 | 16(38.10) | 17(40.48) | 0.0499 | 0.8232 | |
大于8年 | 16(38.10) | 13(30.95) | 0.4740 | 0.4912 | |
伴随症状 | 心律失常 | 15(35.71) | 16(38.10) | 0.0511 | 0.8211 |
心悸耳鸣 | 16(38.10) | 18(42.86) | 0.1976 | 0.6566 | |
眼底出血 | 10(23.81) | 12(28.57) | 0.2463 | 0.6197 | |
头晕头痛 | 13(30.95) | 15(35.71) | 0.2143 | 0.6434 | |
其他 | 3(7.14) | 2(4.76) | 0.2127 | 0.6447 | |
BMI | <18Kg/㎡ | 10(23.81) | 8(19.05) | 0.2828 | 0.5949 |
18-24Kg/㎡ | 27(64.29) | 28(66.67) | 0.0527 | 0.8185 | |
>24Kg/㎡ | 5(11.90) | 6(14.29) | 0.1046 | 0.7464 | |
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 | 有 | 18(42.86) | 15(35.71) | 0.4492 | 0.5027 |
无 | 24(57.14) | 27(64.29) | 0.4492 | 0.5027 |
2.2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依从率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依从率对比[n(%)]
小组 | 例数 | 十分依从 | 基本依从 | 不依从 | 综合依从 |
对照组 | 42 | 16(38.10) | 22(52.38) | 4(9.52) | 38(90.48) |
观察组 | 42 | 24(57.14) | 18(42.86) | 0(0.00) | 42(100.00) |
X2 | - | 3.0545 | 0.7636 | 4.2000 | 4.2000 |
p | - | 0.0805 | 0.3822 | 0.0404 | 0.0404 |
2.3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对比(±s)
小组 | 例数 | SBP(mmHg) | DBP(mmHg) | MAP(mmHg)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42 | 150.52±8.96 | 146.36±8.70 | 113.31±11.03 | 108.90±10.36 | 123.53±11.38 | 113.62±10.55 |
观察组 | 42 | 152.63±9.05 | 142.63±8.25 | 113.17±11.30 | 101.46±10.79 | 122.88±11.54 | 108.52±10.46 |
t | - | 1.0737 | 2.0162 | 0.0575 | 3.2234 | 0.2599 | 2.2247 |
p | - | 0.2861 | 0.0471 | 0.9543 | 0.0018 | 0.7956 | 0.0288 |
2.4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ESCA指标对比见表4
表4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ESCA指标对比(±s)
小组 | 例数 | 自护责任感(分) | 自我疾病认知(分) | 健康知识水平(分) | 自我管理技能(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42 | 14.82±1.58 | 17.73±1.50 | 22.76±2.35 | 27.72±2.28 | 29.67±2.84 | 34.63±3.25 | 44.33±4.26 | 48.36±4.59 |
观察组 | 42 | 14.87±1.43 | 18.87±1.55 | 22.68±2.50 | 30.52±2.30 | 29.71±2.79 | 36.59±3.03 | 44.95±5.03 | 51.80±3.98 |
t | - | 0.1521 | 3.4252 | 0.1511 | 5.6031 | 0.0651 | 2.8587 | 0.6096 | 3.6696 |
p | - | 0.8795 | 0.0010 | 0.8803 | 0.0001 | 0.9483 | 0.0054 | 0.5438 | 0.0004 |
2.5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 指标对比见表5
表5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 指标对比(±s)
小组 | 例数 | 生理机能(分) | 生理职能(分) | 社会功能(分) | 情感功能(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42 | 71.09±6.57 | 79.13±6.68 | 71.21±7.77 | 79.03±7.34 | 71.22±7.27 | 79.17±7.13 | 71.10±7.86 | 79.13±6.53 |
观察组 | 42 | 71.28±7.78 | 83.17±5.95 | 71.34±7.38 | 82.40±6.99 | 71.33±7.03 | 85.80±6.99 | 71.72±7.22 | 85.04±6.81 |
t | - | 0.1209 | 2.9268 | 0.0786 | 2.1547 | 0.0705 | 4.3033 | 0.3765 | 4.0595 |
p | - | 0.9041 | 0.0044 | 0.9375 | 0.0341 | 0.9440 | 0.0001 | 0.7075 | 0.0001 |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该疾病对患者的身心代谢有负面影响,生理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且波动,可诱发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予以及时的医护指导可减低患者的病症刺激,促进患者康复。基于社区管理模式,患者在社区医师的指导下可以科学、规范用药,保持良好的作息,能够控制疾病[ 6 ]。但是因为患者的年龄较大,自主意识不足,对疾病存在负面心理,因此综合依从率会逐渐下降。一些患者或出现了滥用药、自行停药等行为,反而加重了生理负担[ 7 ]。
基于预防保健措施的社区管理方式从患者的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入手,可提升患者的自主意识,增强其疾病自控能力,患者的综合依从率有提升,生活方面也能够得到较大改善[ 8 ]。对比传统的管理模式,预防保健措施的开展并不单纯强调疾病用药,而是基于患者的生活环境,生理需求等提出个体化的管理建议。如收集患者的个体信息,结合文献和既往案例为患者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随访计划,可以让患者得到关注,循证施治,进而最大程度控制疾病[ 9 ]。在预防保健措施开展期间,医师指导患者科学用药、为其提供个体化的饮食和锻炼建议、同时针对患者的年龄以及家庭情况提出相关的随访措施,患者的血压控制结果十分理想[ 10 ]。本次研究对收入的高血压患者临床管理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示接受预防保健措施组患者的管理结果优于常规管理组患者,表现为血压指标差异、依从率差异,认可了预防保健措施在老年高血压临床管理的价值,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西英.预防保健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3):142-144.
[2]李丽.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的作用及对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8):94-96.
[3]杨小丽,杜承君,陈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降压保健操联合中医养生理论干预的效果分析[J].基层中医药,2022,1(02):53-58.
[4]陈丽蓉.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02):141-144.
[5]Yue D,Jingjing B,Xinchun Y, et al. Achiev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60-80-Year-Old Patients: The Strategy of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in the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STEP) Trial.[J].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2023,29(01):127-131.
[6]梁博文,李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21):72-75.
[7]朱丽彦.浅谈老年高血压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6):203-204.
[8]陈睿,王旁,彭燕,孙世仁,张婧.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联合血肌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诊断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03):325-328.
[9]宋兴晔,高燕.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2):125-126.
[10]闫珂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9):14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