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不良反应
正文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儿科较为多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主要以感染肺炎支原体为主,发病后以持续咳嗽、气喘、胸闷、发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对患儿肺部发育极为不利,甚至会破坏自身免疫力,威胁儿童健康[1]。临床针对支原体肺炎多主张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既往多使用红霉素治疗,但此药会加重患儿胃肠道反应,而且不宜长期使用,而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疗效和安全性相对更好,更适用于指导临床用药[2]。鉴于此,本研究将收集我院纳入的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展开调查,重点分析阿奇霉素的临床用药价值和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目标为来我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从中抽选出78例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男女患儿比例21例:18例,年龄2~13岁,平均(7.49±1.11)岁,病程短则4天,长则3个月,平均(1.51±0.22)个月;观察组39例,男女患儿比例22例:17例,年龄3~13岁,平均(7.52±1.14)岁,病程短则6天,长则3个月,平均(1.52±0.24)个月。以上2组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均衡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病原学检查已证实;肺部听诊有湿啰音,体温>38度;经X线检查肺部有斑状阴影;年龄<14岁;患儿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先天性心脏病;药物过敏体质;近期服用过相关抗菌药;精神疾病史;免疫力缺陷者;不依从配合及中断治疗者。
1.2 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行常规化痰、止咳、退烧及吸氧等治疗,予以对照组红霉素治疗,采取静脉滴注方式以25mg/kg/d的剂量用药,每天一次,持续治疗一周后搭配口服红霉素连续治疗一周,每天3次,具体剂量可根据病情遵医嘱服用。
予以观察组阿奇霉素治疗,采取静脉滴注方式按照10mg/kg/d的剂量持续静滴,每天一次,连续治疗一周后改为口服治疗,每天三次,连续口服三天。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干预处理。
1.3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参照《儿科临床疾病诊疗学》的判断标准,患儿的不适症状消失,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消退,无湿啰音为显效;临床病症明显改善,肺部啰音减轻,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面积缩小为有效;各病症未减轻甚至加重,肺部啰音加重,X线显示肺阴影缩小不足30%为无效。总疗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退、肺啰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统计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如恶心呕吐、皮疹、腹部不适等。
肺功能指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高呼气峰流速(PEF)水平。
炎症因子指标:采集空腹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细胞-α(TNF-α)。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23.0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述,检验用X2,计量资料用(±s)表述,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意义,P>0.05,见表1。
表1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不良反应发生率 |
观察组 | 39 | 30 | 8 | 1 | 38(97.44) | 2(5.13) |
对照组 | 39 | 26 | 6 | 7 | 32(82.05) | 4(10.26) |
X2 | - | - | - | - | 5.014 | 0.722 |
P | - | - | - | - | 0.025 | 0.395 |
2.2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组别 | 例数(n) | 退热时间 | 咳嗽消退时间 | 肺啰音消失时间 | 住院时间 |
观察组 | 39 | 3.22±1.43 | 3.08±0.54 | 2.27±0.48 | 4.15±1.37 |
对照组 | 39 | 4.96±2.54 | 4.11±0.77 | 4.55±0.69 | 7.84±2.33 |
t | - | 3.728 | 6.839 | 16.939 | 8.526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3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ng/L)
组别 | 例数(n) | IL-6 | IL-8 | TNF-α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39 | 45.65±3.52 | 16.25±1.21 | 18.44±3.22 | 8.04±1.11 | 53.29±5.11 | 20.27±1.24 |
对照组 | 39 | 45.77±3.39 | 25.13±2.41 | 18.55±3.19 | 12.96±2.77 | 53.48±5.23 | 32.66±2.29 |
t | - | 0.153 | 20.564 | 0.152 | 10.296 | 0.162 | 29.712 |
P | - | 0.879 | 0.000 | 0.879 | 0.000 | 0.872 | 0.000 |
2.4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4。
表4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 例数(n) | FEV1(L) | FVC(L) | PEF(L/s)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39 | 1.21±0.21 | 1.88±0.49 | 1.16±0.27 | 2.77±0.42 | 1.88±0.33 | 2.93±0.77 |
对照组 | 39 | 1.22±0.23 | 1.39±0.35 | 1.22±0.26 | 2.06±0.55 | 1.84±0.31 | 2.38±0.54 |
t | - | 0.201 | 5.082 | 0.999 | 6.407 | 0.552 | 3.652 |
P | - | 0.842 | 0.000 | 0.321 | 0.000 | 0.583 | 0.001 |
3讨论
支原体肺炎在小儿肺炎疾病中占20%,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之一,主要以感染肺炎支原体发病,此病原体具有完整的DNA和RNA,一旦感染可经呼吸道飞沫快速在儿童群体中传播,威胁患儿的健康[3-4]。支原体肺炎通常以持续发热和持续咳嗽为主,其潜伏期为三周,若不积极有效治疗,会导致肺组织受损,影响小儿肺功能的发育[5]。
本文推荐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来抑制感染和根治病因,其中红霉素是既往首选药物,此药能缓解临床病症,但长期服用对患儿胃肠功能有伤害,而且无法彻底清除支原体,患儿服用的耐受性差[6-7]。阿奇霉素作为新型抗菌药,静滴配合口服使用能与细菌的核糖体进行结合,进而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有效发挥杀菌作用,另外此药的细胞渗透性强,血药浓度高,进入患儿体内可直接被吞噬细胞摄取来释放药性,快速杀灭病原体,其药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抗菌谱广[8-9]。如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其症状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各项炎症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组间相比差异显著,说明了阿奇霉素具备较高的医治效果和药学价值。
综合上述,阿奇霉素用药不仅能减轻支原体肺炎的炎症反应,快速缓解各症状,还能促使患儿的肺功能尽早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白光磊.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发热消失时间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7):104-106.
[2]王蕾.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142-144.
[3]严磊.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3):138-140,144.
[4]王自珍,史卫群,钱文秀.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小剂量甲强龙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2,35(6):1323-1325.
[5]何阿芳.特布他林雾化吸入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2,7(12):152-155.
[6]邹姒妮,马战英,李桢,等.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相关炎症介质及免疫调节状态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2):102-105.
[7]郑晓玲,高晓辉.评价红霉素结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当代医学,2021,27(27):9-12.
[8]姜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CRP,G-CSF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6):16-18.
[9]杨海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1,42(9):2108-2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