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10mm无蒂息肉治疗中应用内镜黏膜冷切除术和热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分析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结直肠无蒂息肉;内镜黏膜冷切除术;内镜黏膜热切除术;黏膜下注射
正文
结肠镜下进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是目前临床中治疗及降低结直肠癌发生及死亡的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1]。相关研究中表示,目前结直肠息肉均为均为腺瘤性息肉,且恶性仅为8.84%[2]。因此采用完整的切术息肉的手段可已较好的减少结直肠息肉的复发情况。若手术下切除不完整,极易导致复发,发生癌变。肠息肉黏膜热切除术(HS‐EMR)为目前临床中在≤10mm的结直肠无蒂息肉治疗中广泛使用[3]。 黏膜下注射后内镜黏膜冷切除术(CS‐EMR)是在息肉冷切除术(CSP)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术前进行黏膜下注射(与HS‐EMR注射物质一致),形成的一种手术方式[4]。该方法与HS‐EMR对比,不需要进行高频电刀进行操作,因此技术手法更为简单。因此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对比结直肠≤10mm无蒂息肉治疗中应用内镜黏膜冷切除术和热切除术的疗效分析,并探讨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2020年3月-2023年2月在我院进行结直肠无蒂息肉(≤10mm)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年龄需≥18岁;直径≤10mm的息肉。排除标准:组织活检结果癌变或疑似癌变的患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者;炎性肠病者及克罗恩病患者;浅表凹陷型、浅表平坦型息肉的患者;严重心肺功能性疾的患者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研究组49例,将两组患者一般等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一般资料对比表
组别 | 年龄(岁) | 性别(例) | |
男 | 女 | ||
研究组(n=49) | 42.16±4.16 | 25 | 23 |
对照组(n=51) | 42.67±6.97 | 26 | 25 |
x2 | 0.431 | 0.053 | |
P | 0.668 | 0.818 |
1.2研究方法
所有操作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2 名内镜医师采用相同的操作系统和器械。
两组患者采用静脉麻醉。2组均采用靛胭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混合液黏膜下注射,抬举病变。研究组:在进行黏膜下注射抬举病变后,将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进行逐渐的收紧,将息肉完整勒除。对照组:在进行黏膜下注射抬举病变后,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进行逐渐的收紧,收紧后应用高频电凝术监护息肉进行切除。完毕后,两组均对创面进行反复冲洗,检查是否还有息肉残留及出血现象;若还有息肉的残留,再次进行圈套冷切除或者电凝切除,直到没有病变组织。较大标本随着肠镜退出将标本带出,其余部分负压吸出。活检在患者切除创面边缘四周分别予四个象限进行分别取出4快组织进行活检,同时在创面基底进行单独的组织取出,进行病理学分析。手术过程中将息肉内镜及组织学特征,及术中并发症进行相关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息肉内镜及组织学特征,包括息肉位置、息肉尺寸、NICE 分型、组织学病理类型。
对比两组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病灶被彻底清除;有效:病灶体积较术前缩小≥70%;无效:病灶体积较术前缩小部分<70%。
对比两组迟发性出血、术中出血、术中穿孔、便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对比两组息肉内镜及组织学特征
研究组息肉内镜及组织学特征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息肉内镜及组织学特征对比表(%/`x±s)
项目 | 研究组(n=49) | 对照组(n=51) | t/x2 | P |
息肉位置 左结肠 右结肠 |
27 22 |
26 25 |
0.370
|
0.543
|
息肉尺寸(mm) | 7.24±1.84 | 7.35±1.67 | 0.313 | 0.755 |
NICE 分型 Ⅰ型 Ⅱ型 |
30 19 |
32 19 | 0.025 | 0.876 |
组织学病理类型 腺瘤 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 高级别腺瘤 增生性息肉 |
12 12 11 14 |
13 15 12 11 | 0.368 | 1.554 |
2.3对比两组疗效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两组疗效对比表(%/`x±s)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治疗有效率 |
研究组(n=49) | 31 | 17 | 1 | 48(97.96) |
对照组(n=51) | 28 | 18 | 5 | 46(90.20) |
x2 | 2.670 | |||
P | 0.102 |
2.4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显著小于对照组17.65%(9/51)(P<0.05)。见表4
表4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x±s)
组别 | 迟发性出血 | 术中出血 | 术中穿孔 | 便血 | 并发症发生率 |
研究组(n=49) | 1(2.04) | 0(0.00) | 0(0.00) | 1(2.04) | 2(4.08) |
对照组(n=51) | 3(5.88) | 2(3.92) | 1(1.96) | 3(5.88) | 9(17.65) |
x2 | 4.697 | ||||
P | 0.030 |
3.讨论
结直肠息肉根据内镜下表现的形态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为有蒂息肉和另一种无蒂息肉[5]。相关研究中表示,无蒂息肉的病变与癌变概率显著高于有蒂息肉[6-7]。因此早期发现结直肠无蒂息肉并进行切除是由有效避免结直肠癌的方法。近年来,息肉冷切除术在手术中具有的花费少、患者预后好等优势逐步本推广[8]。相关研究中表示,冷圈套切除术在腺瘤性息肉(3-7mm)中的治疗有效率为95%[9]。另一项研究中表示,热圈套切除术在针对2-8mm的息治疗有效率为95%[10-11]。表明,两种手术放的疗效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但另有研究中表明,热套圈术存在复发的概率较高。
欧洲胃肠内窥镜检查学会建议,需要对通过结肠镜患者切除与取出的标本数量进行审查,规定切除的吸收取出率应大于90%,并逐步进行组织学研究分析[12]。目前还尚未有规范对标本的完全切除率与不完全切除率进行界定与定。本次研究中,两组术前均进行了黏膜下注射染色剂,对病灶进行有效的显示与抬举,通过染色有效的将病灶与周围组织进行分辨,在进行电凝或套圈是可以保证切缘。因此良好的抬举有利于完整圈套切除及电凝切除。本次研究中采用对比研究组及对照组的病灶清除率,从而体现有效率,体现清除率方法为在息肉切除后创面周围四个象限及基底进行各去一块组织标本进行活检,结果表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不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采用两种术式均可对患者的进行有效的治疗,且效果相当。但有研究中表明,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式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与穿孔,其中电凝热灼伤为影响息肉切除相关的并发症的直接危险因素[1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显著小于对照组17.65%(9/51)(P<0.05)。分析原因为:高频电刀的电凝灼烧会对黏膜下血管组织的造成损伤,易导致患者的组织细胞出现坏死,同时伤创面会伴随时间出现进一步的扩大。而冷切术的过程中没有采用高频电刀进行电凝,同时在术前进行了黏膜下肾上腺素、靛胭脂、生理盐水混合液注射能压迫黏膜下血管,进行了预防性止血,同时黏膜下注射对套圈时对黏膜下血管的损伤进行了减轻。因此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
本次研究存在不足: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未进行深入的随访研究患者的复发情况同时未进行经济学研究,期待更多的研究为其提供依据作证。
综上所述,黏膜下注射后内镜黏膜冷切除术与内镜黏膜热切除术的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但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对比效果,黏膜下注射后内镜黏膜冷切除术效果更优异。
参考文献
[1]张同真,肖年军,宁守斌,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Peutz-Jeghers巨大十二指肠息肉71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01):73-77.
[2]Song E M , Park B , CA Ha, et al.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for colorectal polyps using a deep-learning model[J].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0(1):30-35.
[3]赵树巧,牛学敏,石蕾,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8):3498-3501.
[4]翟春颖,柯小丽,徐耀华,等.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04):360-363.DOI: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21.04.011.
[5]李倩倩,饶秦文,王惠玲.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对比[J].贵州医药,2021,45(07):1051-1052.
[6]李伟,杨斌.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在直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3):2062-2065.
[7]周秋丽,张洪兰,曲伟,等.无痛内镜黏膜下切除或剥离术治疗渔民结直肠息肉245例疗效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1,28(02):241-243.
[8]邓超,吴素华,郭晓东,等.门诊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回顾性研究[J].重庆医学,2021,50(06):987-990+995.
[9]李亮,彭琼,邱谦.冷圈套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01):181-183+188.
[10] Martines G,Picciariello A,Dibra R , et al. Efficacy of cyanoacrylate in the prevention of delayed bleeding aft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of large colorectal polyps: a pilot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 2020,8(8);557-559.
[11]邢玲.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及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12):29-34.
[12] Koehn C,Rex D K,Allen J, etal. Optical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polyps using novel Blue Light Imaging (BLI) classification among trainee endoscopists[J]. Digestive Endoscopy, 2021,8(8):55-58.
[13]葛军,华敏,赵冰,等.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08):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