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临终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进展

期刊: 健康与美容 DOI: PDF下载

徐青 周红丽*通讯作者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徐汇)200232

摘要

安宁疗护,前期又称为临终关怀和缓和医疗,是在患者面临不治之症时,通过对其实施全面的、人性化的护理来帮助患者缓解身体不适和心理痛苦,让其能够以平稳的心态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安宁疗护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已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安宁疗护的护理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疾病护理,主要强调疾病在无法治愈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死亡教育,并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平静的生活环境,正确面对生命的终期。尽管安宁疗护在国内外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人们较多还是会面对传统的观念,比如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不全、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次文章将针对我国老年临终患者安宁疗护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关探讨,分析安宁疗护所面临的问题和实施情况。


关键词

安宁疗护;老年临终患者;现存问题;实施措施

正文


生和是整个生命过程,也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随对于临终的老年患者而言,安宁疗护不仅是一种医疗护理行为,更是对其生命最后呵护和尊重,让老年临终患者能够以和平、尊严的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1]。安宁疗护是在患者病情无法逆转的时候予以患者最深切的同情与理解,让老年临终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在老年患者面临多器官功能衰退时,过度的医疗干预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安宁疗护通过合理的症状控制和疼痛管理手段,则能让患者能够减轻生理不适,提高其生命质量。在心理方面,安宁疗护予以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并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实施安宁疗护不仅是对老年临终患者的人道主义关怀,更是对生命的尊重,让老年临终患者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旅程感受到内心的平和。

 

老年临终患者安宁疗护现存的问题

缺乏专业的安宁疗护专业人才

据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死亡人数为1042万,其中仅0.3%的死亡者接受到安宁疗护服务,每年仅三万人能享受安宁疗护服务老年临终患者的安宁疗护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安宁疗护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造成安宁疗护专业人才短缺的原因多种多样,与安宁疗护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人才流失率高等有着密切联系。安宁疗护涉及多学科知识融合,不仅需要从业者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综合能力[2]。但是,针对安宁疗护这一专业领域专业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需面临较大的情感压力,导致很多从业者中途退出,进一步加重了人才短缺的问题。

我国应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大安宁疗护相关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重视培养医者人文素养。美国临终关怀教育协会(ELNEC)安宁疗护培训内容包括临终照护、症状管理、疼痛管理、有效沟通、伦理、风俗文化以及如何 应对悲伤及减轻家属的丧亲之痛3。韩国安宁疗护培训内容包括临终照护、坏消息 告知、安宁疗护模式,以及写生前遗嘱、死亡模拟、棺材体验等情景演练4 。国内研究构建的安宁疗护课程内容包括: 安宁疗护概述、安宁疗护症状管理、死亡概念与死亡教育、安宁疗护中的心理-社会-精神支持、安宁疗护中的伦理问题、临终沟通、安宁疗护相关医务人员压力管理、哀伤辅导5 

安宁疗护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可建立跨学科协作机制,让医生、心理咨询师、社会志愿者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到安宁疗护中,从而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安宁疗护在当代社会中代表着巨大的社会和文明进步,它体现了对生命的尊崇、对患者权利的守护以及对个人尊严的深度关心。安宁疗护已成为当代医学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安宁疗护通过为临终患者提供医疗、照护和心理辅导服务,不仅有助于延长预期寿命,还能确保最后的生命阶段更加舒适。

宣传力度不够,公众认知缺乏

虽然在医学上已对安宁疗护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普通民众对于这种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综合性服务了解甚少,其原因与社会认识度、传统习俗、宣传力度不够、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等有关。当前社会对死亡存在一定的忌讳心态,因此限制了关于安宁疗护的讨论,从而影响了该观念的普及和传播。由于人民群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缺乏,即使面对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的家属也不愿意放弃治疗而选择继续维持生命的治疗。这导致很多老年患者错过了最佳接受安宁疗护的时机,使老年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承受了过重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但是,如果老年患者在临终时能够及时接受心理疏导和生理照顾,能够让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老年临终患者安宁疗护的现状

(一)心理支持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老年患者在此时所需要的不仅是生理上的护理干预,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和陪伴。随着病情的发展,老年患者往往会对未知的死亡产生恐惧加之服用治疗药物的副作用,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身体痛苦,也会给患者带来无助、绝望的负面情绪。专业的心理支持通过与以患者倾听和交流,能够了解老年临终患者的内心需求和担忧,从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帮助他们缓解恐惧和焦虑。对老年人中患者实施心理支持,还有助于维护患者的尊严。临终阶段,很多老年患者存在失去自理能力的情况,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因此而感到自卑和厌世。在此时为患者提供鼓励和支持,向老年患者强调个人价值或引导患者回忆过往的成就,能够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被尊重和和重视[6]。心理支持还能够帮助老年临终患者完成未了的心愿或遗憾,以及和解家庭矛盾、未能实现的人生目标等,在专业的帮助下解决内心的问题,找到内心的平静。为老年临终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是安宁疗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跨学科团队的合作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家人的温暖。

国外目前多采用尊严疗法、生命回顾疗法、音乐疗法等方式对老年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身心状态得到很大改善,并且患者对这些治疗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在我国,临床上对癌症终末期患者实施家属陪护、回忆过往美好生活等方式,让患者肯定自身的生命价值,可让患者有尊严的离世。

(二)社会支持

老年临终患者不仅需要医疗护理,对于社会的支持和关怀具有一定的需求。然而,当前对老年人中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并不乐观,大多数老年临终患者在面对死亡时,还承受着孤独和社会的忽视。尽管近年来各种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开始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但对于老年临终患者的专门服务仍然较少。大多数的老年临终患者仍然依赖于家庭成员的照顾,一旦家庭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关怀和支撑时,老年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较差,甚至在绝望、无助中离世。现代社会快速变化,子女因工作忙碌等原因无法全天照顾老年人,独居老人比例不断上升,再加之人们寿命的延长和慢性疾病发病率的提高,老年临终患者所需的关怀也随之增长。虽然,一些社区建立了非专业医护人员加入的护理中心,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护理服务,但其护理措施并非是为老年临终患者专门所设计,无法满足老年临终患者对于心理、疼痛的特殊需求[7]

为能够改善老年临终患者所面临的社会现状,政府通过加大投入,鼓励社区开展专业的死亡照护,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医疗服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志愿服务则是为老年临终患者提供安宁疗护的最佳选择。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对老年临终患者实施11的志愿临终关怀服务,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孤独感。我国目前安宁疗护专业服务缺乏,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招募或培训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老年临终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中,或者与相关院校进行合作,为志愿者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老年临终患者的安宁疗护服务中[8]

(三)疼痛管理

疼痛是大多数老年临终患者都会经受的一种痛苦,有效的疼痛管理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对老年人临终患者进行疼痛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感觉,并减少药物副作用的不利影响,让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于老年临终患者而言,疼痛管理需要兼顾身心两方面的需求。

当前,对老年人临终患者实施疼痛管理时,首先是对患者的疼痛性质和程度进行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询问疼痛位置、疼痛感受,并使用疼痛评估量表等方式综合判断老年患者的疼痛类型和强度[9]。比如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这一简单易行的方式,适用于大多数的老年临终患者疼痛评估。在对患者疼痛评估结束后,需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疼痛干预方式。另外,在止痛药物选择方面,还可根据患者的特定疼痛类型选择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进行疼痛干预。非药物治疗方面以物理治疗和心理干预为主,物理治疗能够缓解患者肌肉紧张和关节疼痛,心理干预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疼痛主观体验。在临床上,对一位患有晚期癌症的老年女性患者实施疼痛化管理方案后,不仅能够让其疼痛感减轻,还能够让患者积极的参与家庭生活,享受生命的最后时光。

(四)优化基础护理

在对老年中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过程中,还应考虑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差异。比如,某些宗教或文化背景下的老年临终患者,可能对死亡有特定的看法和准备方式,在实施安宁疗护时,深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最大程度的予以配合[10]。为患者提供温暖整洁的病房缓解,例如种植绿色植物、薰香、播放舒缓的音乐。同时,还需确保对患者的各种导管进行适当的维护,以保证患者能够接受良好的医疗治疗,并定期帮助患者清洁身体和调整舒适体位。在日常活动护理上,由于老年临终患者身体功能衰退,安全护理还应帮助患者完成基本的生活自理活动。

结语

公众对安宁疗护的需求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是显示社会文明发展的关键标志之一。因此,强化对安宁疗护的教育和推广,能让更多人理解和接纳这种人性化的临终护理措施,例如举办各种形式如讲座、研讨会和展览来进行死亡教育,或是将这种教育方式纳入国民教育架构,从而让其逐步演变为社会常态。

 

参考文献

[1]叶美娟,刘晓波,吴婷婷等.安宁疗护照护在老年临终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23,30(24):52-54.

[2]胡秋香,杨梦,赖晓娟等.急诊临终高龄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23,22(10):81-85.

[3]DAVIS A,LIPPE M,GLOVER TL,et al.Inte⁃ grating the ELNEC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into nursing education: lessons learned[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21,37(2):286-290.

[4]KIM D Y,LEE S N.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Korea[J]. Ko⁃ rean Medical Education Review,2020,22(3): 146-152.[5]康佳迅,卢红梅,孙巧枝,等 . 护理本科生安宁疗 护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 中华护理教育,2023, 20(3):273-278.

[6]李丽云.安宁疗护对临终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睡眠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07):1527-1529+1533.

[7]李子豪,周爱平,徐彪.安宁疗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医学与哲学,2023,44(14):31-36.

[8]谈燕,张周云.安宁疗护对临终癌症患者的护理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2):96-97.

[9]张馨月.浅析临终患者在安宁疗护中的心身需求[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02):236-242.

[10]朱蓝玉,李春映,周秀玲.中国老年安宁疗护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2):2684-2687.

 

 

 


...


阅读全文
已有账号